走進國網河北宣化縣供電公司職工綜合活動室,分類清晰的圖書,擺放整齊的座椅,栽培別致的植物,無不給人清新舒暢的感受。除了讀書閱覽外,有相同興趣和愛好的年輕人還經常在這里組織一些小型團體活動,在緊張、快節奏的工作下,這里也成為許多人心中的“避風港”,大家都親切地叫這里是“職工之家”。在“職工之家”顯著的位置擺放著15個閃亮的榮譽獎牌,上面刻寫著宣化縣供電公司工會近10年來的工作成績,同樣也刻畫著宣化縣供電公司工會組織成長發展的歷程。
說起10年前,當時的情景讓許多老職工依然歷歷在目,“像我們這樣一個欠發達地區的縣級供電企業,條件艱苦,文化底蘊薄,想留住人才實在不易,以前有畢業生應聘來單位看過就再也沒回音了。”工會王主席說。
2004年,宣化縣供電公司迎來了單位歷史上第一個大學本科畢業生。“照顧好新入職大學生的生活起居,讓他盡快適應環境,定下心來好好工作,是當年我們縣公司的一項重要任務。”王主席說。工會除了盡量提供好的住宿條件,單位還發動全員力量為他解決“個人問題”,漸漸地,山東漢子有了家,有了小孩,事業的腳步也越走越穩,彈指間已從一個稚嫩的畢業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供電所長。
2006年,宣化縣供電公司開始大批招入大學畢業生,其中半數以上是外地人,僅靠生活上的關懷是遠遠不夠的。工會開始嘗試組織一些文體活動,每年都組織各類文體活動,羽毛球、攝影、演講幾個興趣小組也相繼成立和發展起來。 “每個職工都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凝聚起來力大無窮,散開了又各放異彩,要在工會的平臺上施以沃土,讓他們的青春年華和企業共同成長。”王主席說。
10年間一批又一批的大學畢業生來到宣化縣供電公司,他們在企業與職工搭建的平臺上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位置,工作內外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空間,許多人獲得了自己專業領域或者業余愛好的榮譽,攝影小組在省、市公司比賽中屢獲殊榮,演講小組禮儀展示在華北地區比賽中獲得佳績,還有一些年輕人已經成為中層干部或是走向重要崗位。10年間,企業文化建設從摸索到制度化,已然成熟地建立一整套體系,10年樹木,宣化縣供電公司工會在過去10年間悉心栽培了一顆大樹,營造屬于自己企業的生態系統,帶動年輕人成長成材,這也成為企業生生不息、健康發展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