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晚,林洋能源公告,全資子公司上海林洋與沙特ECC公司簽署了智能電表項目的供貨合同,由上海林洋提供智能電表產品。根據合同報價測算,合同總金額為2911.9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
據了解,林洋能源致力于成為“全球智能電網、新能源、儲能領域一流的產品和運營服務商”。記者統計,2011年在A股上市以來,林洋能源經營穩健,從未虧損,累計盈利約84.3億元。
在穩健的基本面下,自2015年起,林洋能源做到了年年給投資者分紅,2023年度擬派發現金紅利6.18億元,占當期凈利潤比例高達60%(不含回購)。
獲沙特公司智能電表訂單
林洋能源子公司簽署大額智能電表合同。
5月27日晚間,林洋能源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林洋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林洋”)與沙特Energy Care Company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td.(簡稱“沙特ECC公司”)簽署了智能電表項目的供貨合同。
根據協議,上海林洋將負責三相四線智能電表的生產及供應,合同總金額為2911.9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占公司2023年度經審計的營業總收入的3.05%。本項目供貨期為12個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合作是雙方在5月22日簽訂深化全球戰略合作協議后的實質性成果。林洋能源表示,合同的履行預計將對公司2024年和2025年經營工作和經營業績產生積極的影響。公司將繼續緊跟國家政策導向,持續拓展海外市場,不斷完善海外業務布局。
作為國內最大的智能電表出口企業之一,目前林洋能源產品已覆蓋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期,公司頻頻斬獲海外大單,4月與Stoen公司簽署了智能電能表項目的經營合同,全資子公司ELGAMA公司為本次項目提供單相智能電能表、三相智能電能表以及通信模塊產品,產品金額為1813.05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4億元。
2023年年報顯示,林洋能源有8.39億元的營業收入由境外市場貢獻,占比約12.2%,境外業務的毛利率為30.85%,高于境內業務的毛利率28.19%,且比上年增加8.45個百分點。
一季度研發費用率達4.07%
資料顯示,林洋能源成立于1995年,前身為南通林洋電子有限公司,以電表制造起家。2011年公司成功在上交所上市。經過多年發展,如今公司已形成智能電網、儲能、新能源三大業務板塊。
上市以來,林洋能源保持穩健發展狀態,公司持續實現盈利,從未發生虧損。其中,2011年至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從16.96億元增長至68.72億元,凈利潤從1.88億元增長至10.31億元,扣非凈利潤從1.65億元增長至8.67億元。
具體分業務來看,林洋能源的智能業務憑借全球戰略布局,近年來盈利能力不斷提升,2023年實現收入24.76億元,同比增長1.77%,毛利率同比提升約2.53個百分點至33.93%;而儲能業務發展迅速,2023年實現收入15.06億元,同比增長253.62%,毛利率達16.09%,同比提升約5.95個百分點;此外,光伏發電業務2023年實現收入28.04億元,同比增長44.27%,毛利率30.81%。
2024年第一季度,林洋能源實現營業收入15.54億元,同比增長45.95%;凈利潤2.18億元,同比增長10.78%;扣非凈利潤1.98億元,同比增長8.71%。公司表示,2024年一季度業績增長主要系電站銷售及儲能系統收入增加。
綜上,2011年上市至今,林洋能源合計實現營業收入約為490.98億元,凈利潤約為84.3億元。
為推進三大業務板塊高質量發展,林洋能源加強產品和技術研發投入。2021年至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1.39億元、1.43億元、2.23億元、6324萬元,同比分別增長5.91%、3.20%、55.39%、38.79%,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62%、2.9%、3.24%、4.07%。
目前,林洋能源在手資金充足、財務狀況良好。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在手貨幣資金及交易性金融資產總額達56.91億元,對應的長短期債務合計為27.72億元;期末資產負債率為31.19%,維持低位運行。
基于長期穩健經營及業務發展的信心,林洋能源積極回報投資者。數據顯示,公司自上市以來已累計分紅21.54億元,2023年度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3.03元(含稅),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6.18億元,較2022年同比增長70%,股利支付率約60%(不含回購)。其中,2015年至2023年這9年期間,公司保持了年年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