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24日,A股市場超三成上市公司(1675家)已披露2024上半年業績預告。預增企業雖以27.3%的占比成為亮點,但業績下滑或虧損的預告類型亦不容忽視,占比顯著,凸顯市場環境的復雜與挑戰。
在行業層面,13個披露家數超30家的行業成為觀察窗口,其中汽車零部件行業以82家披露企業領跑,且預計80.49%的企業實現利潤正增長,彰顯行業強勁復蘇勢頭。
值得注意的是,電力行業、光學光電子及消費電子三大行業亦展現出積極態勢,預計利潤正增長企業占比均超七成,反映出高新技術與能源領域的發展活力。

電力行業利潤正增長企業僅八成
在本次業績預告的匯總中,電力行業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共有39家企業發布了預告,其中31家企業預計實現利潤正增長,這一比例高達79.49%,在覆蓋的123個行業中脫穎而出。
2024年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累計突破4.6萬億千瓦時大關,同比增長率達到8.1%,彰顯了電力需求的旺盛態勢。
從行業發展的內在邏輯來看,近年來電力市場化改革步伐不斷加快,電價形成機制日益完善。特別是市場化交易電價體系的建立,增強了電價對供需變化的敏感度;同時,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的落地實施,為火電企業構筑了穩定的收益防線。此外,全球及國內對綠色低碳轉型的堅定推進,促使清潔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等)裝機容量持續快速增長,電源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不僅為減少碳排放貢獻力量,也推動了電力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進程。
在已披露業績預告的39家電力上市公司中,歸母凈利潤增速的中位數達到了54.91%的水平,充分展現了整個行業增長態勢。值得一提的是,三峽水利與華電能源更是以超過400%的增速,領跑電力行業。

從利潤規模層面分析,本次業績預告中,排名前列的七家電力企業預計利潤均跨越10億元門檻,穩居行業領先地位。
其中,國電電力以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64億至68億元,同比增長114.22%至127.61%的優異成績,領跑行業。這一亮眼表現主要歸功于多方面因素:一是公司通過轉讓控股子公司國電建投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50%股權,實現了投資收益的大幅增加,進而推動了歸母凈利潤的提升;二是公司聯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同樣表現出色,為歸母凈利潤的增長貢獻了力量;三是盡管公司所屬大興川電站計提了減值準備,對歸母凈利潤造成了一定影響,但并未能掩蓋整體業績的增長。

然而,在行業整體向好的背景下,也需注意到部分企業的業績挑戰。京運通、晉控電力、惠天熱電等企業的預告顯示為首虧、增虧或預減,反映出市場競爭的殘酷性以及部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遭遇的特定困難。特別是京運通,預計虧損額在7.56億元至11.30億元之間,利潤下滑幅度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