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科技熱點觀察”原創,獨家發布于“百度平臺”,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一、導讀
從2018年開始,5G就逐漸被大家所認識,如今5G時代正式到來,我們最熟悉的5G手機也成為了大眾貨,價格已經下探到千元左右,而5G套餐最低也降到了69元。

為何從去年5月工信部正式發放牌照,短短一年時間國內5G市場就變得這么普及了呢?這得益于國內四大運營商移動,電信,聯通,廣電以及華為中興等企業的技術支持。
如今國內5G網絡發展迅猛,一年時間,投入使用的5G基站就達到了25萬座,遠遠領先其他國家,而且到今年年底,就將建成60萬座的5G網絡,覆蓋地級以上的城市和地區。

而在5G網絡建設過程中,華為的貢獻最大,作為全球領先的5G供應商,華為擁有全球最多的5G專利,尤其是在核心專利方面,華為更是優勢明顯。
從知名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的最新報告來看,華為拿到了3147項必要專利,因此其他國家想要建設5G網絡,華為擁有最多的授權。

即便美國也無法避開華為的專利,從2019年5月開始打壓,到今年的6月15日,美國商務部不得不就華為5G發表聲明,美企在不獲得許可證的情況下,可以和華為進行5G技術交流,共同制定5G標準,這也證明了華為在5G領域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聯合國正式宣布,NB-IoT成為5G標準
當然,華為雖然擁有最多的必要專利,但是如果全球5G標準沒有建立,那么整個行業的發展也將受到限制,從而陷入單打獨斗的局面。
我們可以看到,3G時代,全球擁有三個標準,我國,美國,歐洲各有一個網絡標準;4G時代則變成了兩個,FDD和TDD標準;到了5G時代,聯合國旗下的國際電信聯盟(ITU)已經確定5G只有一個標準。

5G時代只有一個標準,這也意味著誰能提供最多的標準貢獻,那么誰就擁有最高的話語權。近日,聯合國正式宣布,5G標準正式確定。
7月11日,來自C114通信網的消息,國際電信聯盟(ITU)正式接受3GPP 5G技術作為全球唯一的5G標準。

在這個5G標準中,我們擁有多少話語權呢?具體來看,這個標準中包含我國提交的3GPP NR+NB-IoT RIT,韓國提交的3GPP NR RIT,還有3GPP提交的NR+LTE SRIT和NR RIT。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我們提交的標準中,占據了至少三分之一的份額,這也意味著美國在5G時代徹底落后了,如今連提交的標準都沒有,而且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前文的專利落后,高通和英特爾總共才2100項核心專利,連中興都比不過。

三、華為拿下半壁江山
在這個5G標準中,華為主導的NB-IoT也成為了5G標準,NB-IoT是什么?它就是窄帶物聯網的簡稱,面向未來的物聯網領域,因此NB-IoT也成為了全球第一個面向5G的物聯網國際標準。

在NB-IoT的貢獻方面,華為從2014年開始,華為就聯合沃達豐,中國移動,德國電信,高通,貝爾等通訊及芯片巨頭,開啟了物聯網的布局,如今在NB-IoT標準中,華為貢獻了184項提案,占據447項全部提案的41%左右,幾乎拿下了半壁江山,因此在未來的物聯網領域,華為依然擁有最高的話語權,而美國又再次落后了。

而且我們都知道,華為去年發布的鴻蒙系統,就是面向物聯網領域的系統,能夠實現萬物互聯,如今華為在物聯網專利方面又拿下了全球第一,加上已經在汽車,手機,智能手表,VR/AR,電腦等領域的布局,因此未來的物聯網領域,華為已經占據了制高點。

四、總結
因此任正非去年接受采訪時表示:5G只是小兒科。如今看來確實不是假話,因為6G,物聯網以及人工智能才是未來的方向,而華為已經占據了未來的制高點,因此現在來看,美國的新規定,只能影響華為一時,隨著國產芯片和系統產業鏈的形成,華為也將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
好了,聯合國正式宣布,NB-IoT成為5G標準,華為拿下半壁江山,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