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系統已進入智能化電網時代,在智能電網已成為各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動綠色經濟、應對環境氣候變化重要舉措的背景下,全球性大規模的智能電網建設為智能電表產品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
炬華科技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新一代IR46標準的智能電能表已經在國網和南網使用。
國家電網現有智能電表技術標準為2013年依據IEC標準而制定,國際法制計量組織在2012年發布了電能表國際建議《有功電能表》,簡稱IR46標準。國內智能電表新標準實施,行業技術門檻進一步提高,推動智能電表的規模更換及單價提升。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已實施IR46國際標準,有望推動產品技術的升級和存量電能表的大規模輪換。2021年度,國家電網電能表的招標總金額約為201億元,同比增長將近一半;2021年度南方電網電能表的招標金額約為30億元,也有大幅增加。此外,國網2021年第二批2級單相和1級三相智能電表均價分別升至214元/只、553元/只。
但每批次中標企業數量有所下降,由此可見新標準實施導致智能電表技術門檻提高,促使行業市場參與各方根據自身條件,找準定位,優勢企業份額獲得提升。
當前,我國的電能表行業正處于智能電表輪換以及新老標準更換的階段。
鼎信通訊在投資者提問回復中提到,目前國網以國網版20規范、南網以南網版21規范為主要的智能電表技術規范進行招投標活動,屬于正常的設備更新更換周期。
北極星輸配電網整理發現,根據國家對計量器具實施檢定的有關規定,電能表作為計量器具,屬于強制檢定設備。
智能電表行業主要的生產企業有哪些?經營情況如何?北極星輸配電網整理了主要上市電智能電表企業經營狀況的對比。
智能電表上市企業營業收入&凈利潤對比


據北極星輸配電網不完全統計,從營收情況來看,2021年,威勝控股、東方電子、上海貝嶺、炬華科技營業總收入保持增長趨勢,其中東方電子增幅最為明顯,2021年東方電子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1.88%;凈利潤8,640.02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2.46%。林洋能源、三星醫療、海興電力、積成電子營業總收入較2020年有所下滑,其中林洋能源下滑最為明顯,2021年,林洋能源實現營業收入52.97億元,同比下滑8.66%。
2021年,三星醫療智能配用電板塊,累計在手訂單67.07億元,同比增長26.58%,其中國內累計在手訂單45.53億元,同比增長21.32%;海外累計在手訂單21.54億元,同比增長39.60%。繼前期在瑞典和沙特項目中標近15億元智能電表訂單后,三星醫療緊抓全球智能電網改造機會,持續深耕歐洲、中東、拉美等區域,連續簽約多個項目。
林洋能源智能板塊業務在國網、南網、地方電力招標工作中,2021年中標數量及金額均有不錯的結果。其中,在國網2021年電能表(含用電信息采集)招標采購中,合計中標金額約6.57億元;在南網2021年計量產品框架招標項目標中,合計中標金額約2.73億元。在海外市場,林洋能源在歐洲、亞太、南美等市場實現智能電表銷售超100萬臺;在東亞市場,智能電表出口超110萬臺;在東歐市場,通過全資子公司Elgama獲連續中標,成功實現電表銷售超100萬臺。林洋能源在電能表、系統類產品及配件實現營收2,009,077,852.01元,營業成本1,479,120,964.99元,營業收入比上年減少20.29%。
科陸電子在國家電網2021年電能表(含用電信息采集)招標采購項目中,合計中標約5.96億元;在南方電網2021年計量產品框架招標項目中,合計中標金額約2.19億元;在各省電網公司2021年計量箱招標項目中,合計中標約1.69億元。
從歸屬凈利潤來看,2021年,只有上海貝嶺、東方電子、炬華科技、三暉電氣保持增長趨勢。三星醫療、林洋能源、威勝控股、海興電力、積成電子較2020年有所下滑,其中科陸電子下滑最為明顯。2021年科陸電子實現營業總收入31.98億,同比下降4.17%;實現歸母凈利潤-6.65億,上年同期為1.85億元,未能維持盈利狀態。
根據全國10家主營智能電表上市公司年報顯示在2021年全年營收、凈利等關鍵業績指標,除了少數企業,其余上市智能電表企業,2021年10家上市公司整體情況均實現了平穩增長。
智能電表上市企業總資產對比
從總資產來看,2021年,林洋能源、威勝控股、三星醫療、東方電子、海興電力、上海貝嶺、炬華科技總資產保持增長趨勢,其中林洋能源增幅最為明顯。積成電子保持平穩。2021年林洋能源總資產達205億元,較2020年增加了約7億元。而科陸電子近三年總資產則降幅明顯。
2021年科陸電子內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66,522.47萬元,占上年末凈資產-46.45%。科陸電子在其年報中披露虧損原因:(1)2021年,公司遭遇產業鏈缺芯少料局面,加之短期資金緊張,公司原材料齊套率下降,導致生產經營計劃未達預期,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公司綜合毛利率同比下降;(3)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基于謹慎性原則,公司對應收款項、存貨、固定資產等資產進行全面清查和減值測試后,擬計提相應的信用減值損失及資產減值損失;(4)盤活非主業資產而產生部分損失。
智能電表上市企業研發投入對比
經北極星輸配電網數據統計,2021年,在10家公布研發費用情況的智能電表公司中,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前三的公司分別為:威勝控股、東方電子與三星醫療。威勝控股摘得桂冠,2021年威勝控股共獲得專利238件,授權軟件著作權126件。
威勝控股開發了滿足R46標準及新國標要求的國網多芯物聯智能電能表和南網多芯模組化智能電能表,實現了法制計量與非法制計量分離,為適應電力市場化改革提供了安全、可靠、可升級、寬量程、長壽命的智能電能表。威勝控股研發的第五代高速電力線載波芯片WTZ13通過國網計量中心檢驗,意味著集團能夠滿足國網、南網對新一代智能電表、配網自動化和電力運檢等業務的技術要求。同時,針對國際預付費市場,海外研發傾力打造了新一代以FM33A0新平臺的智能預付費系列產品,實現平臺統一升級、產品降本,成功推廣到南非、科特迪瓦、馬達加斯加、烏干達、埃及、尼日利亞、烏拉圭、俄羅斯等亞非拉市場,成為國際預付費市場新一代主打產品。同時,威勝控股根據對IEC62056標準、COSEM/DLMS藍皮書和IDIS規范的深入研究及體系建設,相繼建立了基于IEC62056標準的企業功能規范,為威勝控股的新一代的防竊電技術在未來電表市場中實現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東方電子2021年研發費用投入379,528,721.22元,相比較去年增加了18.49%。在研項目221個,新增119項,已結項112項。專利授權53項,累計239項。軟件著作權獲取116項,累計668項。
林洋能源2021年研發投入1.39億元,占營業收入2.62%,其中母公司研發投入1.03億元,占營業收入4.90%。2021年,公司繼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努力降本增效。公司研發的“基于統一終端軟件平臺的能源控制器”入選2021年度江蘇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導向計劃;公司LYE6000儲能集成化能源管理系統(iEMS),一次性全部通過了國家輸配電安全控制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實驗驗證中心的權威認證測試,并獲得檢驗報告;同時,公司子公司南京林洋與華電電氣學院合作共建聯合研發實驗室,將進一步增強公司在電力物聯網領域技術實力,不斷攻克配用電技術難題,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助添強勁動力。2021年度公司及子公司新增取得授權專利35件,其中發明專利15件;累計授權專利239件,其中發明專利70件。
科陸電子在2021年實現國產開源操作系統RT-Thread在智能電表上的首次應用;完成國家電網、南方電網2021年新標準系列量測表計開發送檢;成功研發投運美標2MWPCS液冷項目;推出IR46相關高精度標準表、功率源等核心產品;研制出符合歐美標準的高端充電樁及智能電表產品;智能終端實現充電樁有序充電控制,分布式能源接入與管理等;推出車載式充電樁檢測裝置。2021年,公司(含子公司)共申請專利155項,獲得專利141項;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申請專利1,745項,獲得專利1,206項。
通過對幾家智能電表上市企業的數據整理分析發現,企業的經營情況和企業在技術研發等方面的投入比有極大關聯。隨著科技創新愈加成為上市公司的重要競爭力,研發投入情況也成為衡量上市公司對研發重視程度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