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千伏變電站縣域全覆蓋工程是廣西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部分。貫通城鄉的電網“大動脈”,輸送、支撐能力更強,安全系數顯著提高,為廣西縣域經濟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提供強勁動能。
■■ “電力高速”跨越發展
“電壓不穩會導致粉末堵塞設備,不僅影響產量,還會對機器造成損壞。”廣西上思縣德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部總經理趙旭波期盼用上安心電。受歷史因素影響,廣西曾是“一區多網”的復雜局面,縣域電網發展水平差異大。2019年以前,廣西有12個縣缺乏220千伏主電源支撐,81座變電站存在多站串供風險,部分縣城存在“全黑”風險。
2019年8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與南方電網公司深化“央地融合”合作,推動廣西地方電網和央企大電網融合發展,成立廣西新電力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電力”)。廣西全境縣域電網建設駛入“快車道”。
據介紹,新電力成立4年來,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在新電力轄區建成投產超過4萬個電網工程項目,全部消除那坡縣等縣域“全黑”風險,解決近3萬個臺區重過載、低電壓問題。“十四五”以來,新電力區域客戶平均停電時間年均下降27.8%。
如今放眼八桂大地,廣西500千伏電網呈“四橫兩縱”網架格局,全區14個設區市實現500千伏變電站全覆蓋,220千伏電網形成雙環和雙鏈網架結構,110千伏電網形成雙側電源T接或鏈式接線為主的網架結構,全區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大幅提升。
■■ 縣域經濟加速騰飛
覆蓋廣西所有縣域的“電力高速”,既是能源大樞紐,也是城鄉大動脈、產業大通道。
在河池市大石山區,距離天峨縣高速公路出口不遠,安置點長安家園社區住著7500多名從深山搬遷出來的群眾,社區內學校、醫療等配套設施齊全,工業園區一派忙碌,一座生態移民示范新城正在崛起。天峨縣鄉村振興局黨組成員、天峨縣異地搬遷服務中心主任黃干表示:“更堅強的電網提升了城鄉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必將給天峨縣推進鄉村振興、推動新型城鎮化大建設大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新投運的220千伏天峨變電站、220千伏鳳山變電站矗立在崇山峻嶺間,將源源不斷的電能注入山區。鳳山、天峨均屬典型的山地地形,山高坡陡,溝壑縱橫,峰際連天。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精準規劃不同電壓等級的電網項目,克服復雜地形、疫情等多重困難,為兩地成功打造電力“大心臟”“大動脈”。鳳山縣發展改革局國民經濟信息中心四級主任科員廖熠表示,鳳山縣正在全力建設鳳山雙創產業園、農產品冷鏈物流園等重大項目,電網網架結構升級是重大利好,將有效帶動鳳山發展特色產業,促進鳳山經濟穩增長。
走進河池市鳳山、天峨、南丹、東蘭等縣,在粵桂合作產業園、廣西壯峨食品公司加工車間、世界白褲瑤(南丹)大健康產業園油茶精深加工廠房、東蘭縣那菇香食用菌產業核心示范區等廠區,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有序忙碌。今年以來,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在河池境內建成投產500千伏鳳凰變電站以及220千伏鳳山站、220千伏天峨站等多個工程,形成河池電網東西雙核心的主網架構,推動鳳山、天峨、南丹、東蘭等縣域電網強勢升級,有力支撐老區發展。
堅強電網有力釋放了廣西縣域及鄉鎮用電潛能,推動縣域經濟加快發展。以河池為例,2020至2022年,盡管受疫情影響,河池市下轄的11個縣(區)中依然有9個連續三年全社會用量保持正增長。其中,鳳山縣、巴馬瑤族自治縣2021、2022年全社會用電量分別增長33.25%、21.77%與19.49%、15.7%。
■■ 筑牢新型電力系統“基礎項”
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的新型電力系統,堅強可靠的“電力高速”是基礎性支撐。
根據《廣西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期間,廣西新增陸上風電并網裝機不低于1500萬千瓦,光伏發電并網裝機不低于1300萬千瓦。今年1—9月,廣西新能源裝機容量達到2087萬千瓦,占區內裝機的30%。針對新能源大規模接入電網以及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供需高效互動給電網安全運行帶來的挑戰,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加快建設安全、可靠、綠色、高效、智能的現代化電網,持續拓寬能源輸送“大動脈”,同步加快數字化轉型,確保電網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十四五”以來,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累計投資463.7億元推進電網規劃建設,提升電網應對新能源大規模接入并保障系統安全穩定的能力,推進新能源“應并盡并、能并快并”。今年1至10月,建成投產110千伏及以上主網項目60余項,能源輸送大通道進一步擴容。
目前,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正以數字化、綠色化協同促進新型電力系統、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十四五”期間規劃新建、擴建500千伏變電站17座、220千伏變電站114座,并將結合“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修編電網發展規劃,進一步強化能源輸送的“電力高速”,完善加強廣西南北縱向通道網架,以更加堅強靈活的電網支撐服務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