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電力行業協會成立儲能分會,標志著成都電力儲能行業發展邁入新階段。
據了解,儲能是通過介質或設備把能量存儲起來,在需要時再釋放的過程。電力儲能系統可以將間歇性的可再生能源拼接起來,提高電力系統穩定性,從而解決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瓶頸問題,作為負荷平衡裝置、備用電源,電力儲能系統也是智能電網和分布式能源系統必須的關鍵設備。

隨著我國“雙碳”政策的提出以及新型電力系統的指引,儲能已經成為一種不可或缺調節新能源的手段。作為國家戰略,發展儲能產業可以改變能源供給消費方式、改變現有電力系統的形態和運行模式,在響應國家“雙碳”行動、推動能源轉型中發揮重大作用,是未來能源產業發展變革的重要支撐。
當前,國家、省市儲能政策相繼出臺,明確了儲能發展目標和方向。今年,成都市發改委還明確了儲能項目補助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入選項目,將按照儲能設施規模給予每千瓦每年230元且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市級預算內資金補助,連續補助3年,為成都儲能市場化應用進一步創造了有力條件。
據成都電力行業協會理事長單位國網成都供電公司介紹,成都作為清潔能源大省受端負荷中心,全市所用電能中,清潔能源(水電、風電、太陽能)在供給側占比87%,在消費側占比達40.9%,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為,在能源清潔低碳轉型中具有稟賦優勢和先發優勢。儲能作為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核心技術,可在成都全面優化能源結構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此外,成都作為超大型城市受端電網,最大電力負荷峰谷差超過800萬千瓦,潛在儲能應用需求超過130萬千瓦,其中電網側應用需求約87萬千瓦,電源側需求約1.9萬千瓦,用戶側應用需求約44萬千瓦,儲能市場前景廣闊。
儲能分會的成立順應當前形勢,分會將堅持成都電力行業協會為企業、行業、政府、社會服務的宗旨,進一步發揮引領作用,搭建共商共建平臺,匯集電力企業、電池企業、儲能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多方力量,梳理成都市儲能行業現狀,參與關鍵技術研究和標準體系建設,加強產學研用融合,助力儲能投資建設業務有序開展,支撐儲能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