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第二批招標開始,國網已經開始招標IR46標準的智能電表,AMI智能電表將會對AMR智能電表形成替代,市場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隨著中國“雙碳”的政策和發展路徑的逐漸清晰,中國新能源占比持續提升。新能源中光伏發電和風電受到自然資源影響較大,對于電網穩定性有較大影響,智能電網作為解決新能源消納的重要方案受到關注,行業發展具有較大的潛力。
智能電網是電網的智能化,也被稱為“電網2.0”,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技術、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智能電網包括高級量測體系(AMI)、高級配電運行(ADO)、高級輸電運行(ATO)和高級資產管理(AAM)。其中高級量測體系(AMI)主要功能是授權給用戶,使系統同負荷建立起聯系,使用戶能夠支持電網的運行,智能電表是實現AMI的重要設備。
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整理的《2021-2025年中國AMI電表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國持續推進智能電表安裝,但是此前安裝的智能電表主要為AMR電表,是通過通過通信鏈路使用自動抄表(AMR)功能遠程發送電表數據。2012年國際法制計量組織(OIML)出版IR46有功電能表國際建議,規定智能電表功能包括電能計量/需量測量功能;運行參數測量功能;負荷、事件記錄;法制計量和通訊管理分離;高精度實時時鐘;實現遠程自升級;支持 DL/T698.45通訊協議。2016年,該標準正式在國內落地實施。
IR46 標準的智能電表能夠實現絕大部分AMI的功能。AMI聯網抄表系統可以利用從衛星到低成本無線電在內的各種技術來實現,其中兩種主導性新興技術是RF技術(利用開放的工業、科學和醫學(ISM)頻段)和電力線載波技術(PLC)。RF采用無線電系統傳輸電表信息,PLC則利用電力線傳輸。從2020年第二批招標開始,國網已經開始招標IR46標準的智能電表,AMI智能電表將會對AMR智能電表形成替代,市場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從國家電網智能電表招標情況來看,自2009年國家電網發布智能電網規劃并啟動智能電網建設以來,中國智能電表的招標采購量超過7億只,AMI智能電表市場存在較大的替換空間。
當前,國際上主要的智能電表企業有蘭吉爾公司、愛拓利公司、通用電氣公司、埃爾斯特公司等,國內智能電表企業主要有杭州海興、威勝、深科技、華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