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佛市是美國中西部的新能源重鎮,該市房屋頂上到處可見排列整齊的太陽能電池板。CFP 資料
編者按
博爾德市,全美第一座智能電網城市,因智能電網而出名,因智能電網而困惑。
現任博爾德市長對前任市長力推的智能電網項目了解甚少,街頭隨機采訪的市民很少聽說過這個項目,很多市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家裝了智能電表。
更令博爾德市政廳困惑的是,他們和智能電網項目運作公司Xcel“失去聯系”長達兩個多月了。美國聯邦經濟刺激計劃的資金在智能電網界創造了“逐利”現象,而失去申請聯邦資金機會的博爾德項目顯然被忽視了。
博爾德市并沒有因此給智能電網打折扣。項目設計方案很成熟,重點研究用電者行為變化,這將為項目的推進乃至推廣到全美其他城市奠定基礎。
早報特約記者 劉莉
發自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
距美國科羅拉多州首府丹佛西北56公里的博爾德市(Boulder)坐落在風景秀麗的落基山腳下,博爾德河流經整個城區,城市由此得名。海拔1655米的博爾德是中國拉薩的姐妹城市,這座10萬人口的小城是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所在地,城中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口由學生和教職員工組成,是一座典型的大學城。
在落基山脈的崇山峻嶺包裹下的博爾德并不閉塞,聲名遠播。在大多數美國人的眼中,博爾德是一個個性濃烈、獨樹一幟的城市。在有“搖擺州”、“紫色州”之稱的科羅拉多,博爾德一直以來都是立場堅定的“深藍”(鐵桿民主黨支持者)。有戶外運動者天堂之稱的博爾德始終與自由主義、自然主義、環保運動聯系在一起。
今年年初,美國Xcel能源公司宣布,計劃投資1億美元把博爾德打造成全美第一座智能電網城市。從此,智能電網成了博爾德的另一張城市名片。記者于7月初親赴博爾德,發回智能電網建設進度的第一手報道。
項目推行者被奧巴馬相中
記者最初約好的采訪對象是市長馬特·艾普保姆(Matt Applebaum),而最終主管公共事業的市經理助理卡拉·梅爾茲(Kara Mertz)接待了記者。
“我們市長是兼職的,智能電網項目從一開始就由我負責的。”卡拉說。
博爾德是議會市經理制的城市。市議會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而市長則由議會選出。這一“弱市長制”模式意味著市長在各種公共儀式中只具象征意義,并不擁有一般意義上的行政權力。城市的立法權由市議會掌握,而城市的日常行政管理則由市議會“外包”給像卡拉這樣的職業管理者。議會市經理制是美國地方政府一個普遍而有效的行政管理模式,它避免了行政機構與立法機構的對峙,減少了政黨政治對日常行政管理的影響,有效地促進了市政管理的專業化。
不過,另一個在市政廳工作的人員私下告訴記者說:“智能電網是前市長麥克格拉斯力推的項目,現任的市長其實了解的并不多,所以也沒什么好說的。”
前市長肖恩·麥克格拉斯(Shaun McGrath)已經于今年2月被總統奧巴馬相中,遠調成為了協調聯邦與地方政府的政府間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在其任期內,麥克格拉斯直接促成了智能電網項目在博爾德的落戶。
然而,遠在千里之外的華盛頓的決策對于博爾德智能電網城市建設的影響遠比挖走一個市長來得巨大。
項目純粹是投錢做實驗
2009年2月17日,奧巴馬簽署《美國復興和再投資計劃》,撥出45億美元專款用于支持智能電網發展,其中很大一部分資金是用于資助示范項目,為了鼓勵各界踴躍參與,聯邦資金單個項目資助最高可達50%。這一政策的出臺對于早已開工、100%私人資金投資運作的博爾德智能電網城市項目沖擊很大。
“Xcel能源公司最初與我們洽談智能電網項目是在2007年8月。2008年3月正式對外宣布,博爾德被選中建設全美第一座智能電網城市。那個時候沒有人會預想到后來會有經濟刺激計劃,更不要說專門撥款支持智能電網了。”卡拉說。
Xcel能源公司的智能電網城市項目醞釀已久,其設想的運作模式是風險和利益共享的自負盈虧模式。2007年12月,由Xcel能源公司牽頭,聯合另外7家科技、工程和軟件公司組成了“智能電網聯合會”(Smart Grid Consortium),共同投資智能電網城市項目。項目總投資1億美元,Xcel能源公司只出很小的一部分,其余由7家公司分擔。
“Xcel能源公司在博爾德項目的風險很小,因為大部分資金都是由7家公司出的。在Xcel看來,智能電網運動最終成功啟動,勢頭起來后,那些科技、網絡等各種解決方案提供者將是最大的收益者,所以他們先前投入多一點是應該的。而站在那7家公司的角度,博爾德項目純粹是投錢做實驗,Xcel承諾將在其他市場復制博爾德成功經驗。 Xcel控制著西部和中西部8大州的市場,這對那些公司的誘惑很大。”記者在華盛頓采訪時遇到的一位圈內人士分析說。
“按原計劃Xcel能源公司只投資10%,后來加大了投資份額,目前大概投了15%左右,我估計最多不會超過20%。”卡拉透露。
對于記者要去博爾德采訪,那位圈內人士笑著說:“你去看看那里進展如何,回來告訴我。”
市政廳對項目進展很沮喪
卡拉很坦率地對記者表示,她對整個項目的進展感到很沮喪,“按照原計劃今年6月底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進入數據收集和分析階段。目前居民用戶的智能電表只安裝了15000個,還有10000個沒有裝,而商業用戶的300個智能電表還沒有開始安裝。”
根據記者在華盛頓、丹佛以及博爾德的實地調查與了解,華盛頓的聯邦資金對于博爾德項目最大的沖擊體現在人力資源方面。自今年3月以來,博爾德項目經歷了地震式的人員大換血。博爾德項目的一個負責人被Xcel能源公司調到華盛頓擔當聯邦政府協調員,另一負責人跳槽去了“智能電網聯合會”中的GridPoint公司擔任戰略副總裁,而GridPoint的原副總裁史蒂夫·豪絲(Steve Hauser,此前已對其進行過專訪)跳槽去了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當副總裁。人員調動不僅體現在高層,幾乎所有最初參與博爾德項目的工作人員都換了工作崗位,很多人猜測這是因為Xcel能源公司以及“智能電網聯合會”中其他7家公司都有意申請聯邦資金,所以急需熟手。
“我們和Xcel能源公司失去聯系很久了,我最后一次和他們通話是今年5月。我最近跟他們聯系,得到的答復通常是,我已經不負責這個項目了,你可以找誰誰誰繼續合作。”卡拉也觀察到聯邦經濟刺激計劃的資金在智能電網界創造了“逐利”現象,而失去申請聯邦資金機會的博爾德項目顯然被忽視了。測試新項目、新商業模式需要前期的資本投入,之前沒有聯邦撥款,一些公司是沖著后期豐厚的收入而投錢先“交學費”的,而現在聯邦政府愿意出一半的錢參與項目測試,簡直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大家趨之若鶩也是可以理解的。
項目公司對媒體封口
由于早期的宣傳過度,公共的期望值被大大提高,工程進度沒有趕上期望度,加之公司最近高層的人員調動,Xcel選擇低調的策略,新聞發言人喬·福恩特斯(Joe Fuentes)再三對記者表示:“我們現在的媒體策略是封口。”
“我們的處境很尷尬,目前Xcel決定對媒體封口,但是我們還是要面對媒體的。每天我們都接到來自全美以及全世界各地的媒體問詢和采訪申請。”卡拉說她剛回絕了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圖片記者以及一家韓國電視臺的采訪要求,“因為實在沒什么可拍的。”
外界對于智能電網城市的高度認知與博爾德當地人的相對無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記者在博爾德采訪的幾天中,隨機在街頭詢問市民對智能電網城市的看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很少有人聽說過這個項目,聽罷記者的簡單介紹后,大多數人都表示要支持。
卡拉對此的解釋是,“之前在當地我們沒有怎么進行過宣傳,而目前安裝好的智能電表都是裝在室外,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家裝了智能電表。”
項目方案測試三個部分
這個項目的設計很成熟,測試的目標很明確,重點是分析和研究消費者行為變化。卡拉介紹說,根據博爾德項目的設計方案主要測試三個部分:第一,通過即時讀表、及時反饋信息、分時計價等干預手段,觀察消費者用電行為的變化;第二,讓消費者根據分時定價的消息預設家用電器;第三,也是最受爭議的部分,就是通過網絡由電力公司根據需要,遠程控制用戶家的空調和電熱水器的溫度。
由于是大學城,居民中學生比重非常大,而學生本身只是房客,并不擁有物業,這給未來項目的推進帶來了不少障礙。而第三部分遠程控制用戶家電實在很難想象能在博爾德這個自由主義至上的城市實施。在那種情形下,電力公司所扮演的角色很容易使人聯想起奧威爾小說《1984》中的“大哥”。記者的親身經歷是博爾德市民真的很綠色,很愛自由,當得知是中國媒體采訪,不少受訪者就開始詢問記者關于綠壩·花季護航軟件的情況。
項目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另一個因素也使博爾德智能電網項目的前景更加復雜化。博爾德市與Xcel能源公司就該市電力供應簽署的20年特許經營權合同,明年8月就將到期。
近年來博爾德市很多市議員的競選綱領是把該市的電力供應像供水一樣收歸市政府所有,一來是環保意識很強的博爾德市民對于Xcel能源公司71%的燃煤發電比例頗為不滿,認為由市政府所有的發配電一體化公司可以大大提高清潔能源的比例,二來博爾德市周圍幾座規模相當的城市都采取市政府所有制,顯現出了非營利公司供電在價格上的優勢。
由于接受了Xcel能源公司價值1億美元的智能電網投資,電力公有化的話題也隨之擱淺,很多市民對此頗有微詞。一個市民對記者抱怨說:“智能電網就是Xcel能源公司用來‘賄賂’博爾德的,這樣一來博爾德就可以和Xcel續簽20年特許經營權合同了。”
Xcel能源公司的發言人喬·福恩特斯此前則強調:“智能電網項目和特許經營權談判是分開進行的,兩者沒有直接聯系。”
卡拉表示:“目前,市經理、市議會正就此和Xcel能源公司的代表舉行密集談判。談判結果在交由博爾德市全民公決之前還要先通過科羅拉多州公共事業委員會的審核。”
關于智能電網項目,卡拉信心十足。“雖然目前進展很不理想,但是我還是對這個項目的前景持樂觀態度。希望不久之后就能告訴你項目取得重大突破的消息。”卡拉和記者道別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