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借助國家鼓勵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大好機遇,錫林郭勒盟風電產業蓄勢待發。截至目前,協議開發風電規模累計突破200萬千萬,基本落實國家和自治區核準的風電項目裝機容量127萬千瓦(其中灰騰梁112萬千瓦),此裝機容量相當于2005年底前全國風電裝機容量;現已開工項目4項,裝機容量20萬千瓦。特別是從去年錫林郭勒盟灰騰梁特許權項目列入全國第四期風電招標項目以來,今年又陸續開展了特許權項目的審查、發標、現場踏勘、評標等工作,并在9月11日最終確定由北方聯合電力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廣核國際有限公司聯合體在灰騰梁地區各自承建一個300兆瓦世界級風電場,至此,風電特許權項目中標容量達到600兆瓦,實現了錫林郭勒盟風電項目歷史上的重大突破。從項目的核準情況看,錫林郭勒盟已搶在全國前列,將在2008年提前實現“十一五”打造百萬千瓦風電基地的目標,基本奠定風電產業在全區乃至全國“風都”地位。
????從2003年開始,錫林郭勒盟搶抓國家鼓勵發展清潔能源的有利時機,從風電項目的規劃布局、批復立項、接入系統、地質勘查等方面集中力量進行攻堅,為項目實現重大突破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是為了發揮規劃對行業健康發展的導向作用,錫林郭勒盟自行出資擇優選用技術咨詢部門開展風能資源開發利用總體規劃及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工作,早在2004年就完成了灰騰梁300MW風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并根據氣象數據、實地測風數據、地形地貌、基礎設施條件等情況,編制了《錫林郭勒盟灰騰梁風能開發利用總體規劃》,對灰騰梁地區的區域布局等進行了詳細、科學、合理的劃分,有力推動了特許權項目的落地。
????二是為推動項目早日進入審批程序,將灰騰梁風電場打造成為百萬千瓦風電基地,盟委、行署主要領導和發改委、重點辦等部門負責同志頻繁往返國家發改委、自治區政府、發改委、電業局,就灰騰梁30萬千萬特許權項目和百萬千瓦風電基地規劃進行多次專題匯報,使國家發改委分管領導及司局處負責同志對灰騰梁地區風能蘊藏量大、品質好、建場條件優越的概念初步形成。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幫助下,國家發改委陳德銘、王金祥等領導和能源局負責同志多次對灰騰梁地區進行了現場調研,對推動灰騰梁風電項目建設進度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和重要指示。同時,為宣傳錫林郭勒盟發展風電的獨特優勢,先后80余次向國家氣象科研院、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公司、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等國內著名科研機構的風電業專家進行專題匯報和技術咨詢,使國家研究機構全面了解了灰騰梁地區發展風電的優勢,從技術層面上為項目落地提供了論證依據。
????三是為進一步推進灰騰梁特許權項目的落地,錫林郭勒盟從2003年開始就積極引進業主開展立塔測風工作,并對風電項目特事特辦,簡化程序,完善前期工作。同時,多次向氣象部門收集錫市、阿旗氣象站的多年氣象數據為特許權項目提供系統數據,在第一時間配合內蒙古煤炭設計院測量隊、盟交通科研所等科研單位完成了地形圖測量、地質勘探等工作,并為特許權項目及時辦理地質勘探、1:5000地形圖測量、接入系統報告編制及評審、氣象數據補充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承諾等相關文件。 ????為解決風電項目電網輸送問題,多次協調內蒙古電力勘測設計院和內蒙古電力(集團)公司,僅用了2個月就完成灰騰梁地區風電接入系統報告和評審論證工作。目前專門用于灰騰梁風電輸出的220千伏變電站即將開工建設,突破了接入系統的制約,為項目落地與接入輸出相配套打下了堅實基礎。
????風電產業具有建設周期短、投資大、占用草原少和經濟環保性強等特點,中國“風都”的打造給錫林郭勒盟人民帶來的經濟效益、環保效益將不可限量。預計到2008年錫林郭勒盟灰騰梁裝機容量將突破100萬千瓦,項目建成達產后,累計完成投資約100億元,相當于4臺60萬千瓦火電機組項目總投資;以3000小時計算發電等效時數,年銷售電量約30億千瓦時,年減耗標煤量約115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量約300萬噸、二氧化硫1.8萬噸以及灰渣50萬噸;以目前0.42元/千瓦時中標電價測算,年實現銷售收入約13億元;年可實現增值稅約1億元、銷售稅金附加約800萬元、所得稅約1.7億元,解決就業人數約120人。屆時,獨特的草原景觀和風電集群相得益彰,還必將帶動錫林郭勒盟草原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