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黑龍江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哈爾濱華旗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會議期間,來自各行各業的委員們紛紛踴躍為龍江發展積極諫言獻策,黑龍江省政協常委、北京黑龍江企業商會會長、中發集團總裁戴迪提出了關于加強能源基地建設,降低電力成本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議案,引起了與會人員的廣泛關注。

戴迪表示,為了助力實現東北振興戰略、實現全國碳達峰碳中和總體目標,優化黑龍江省的投資環境并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針對如何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發電、用電以及為電服務的體制和機制改革等方面提出幾點思考和建議:
第一,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用電政策,拉大尖峰平谷差。
通過調整電價浮動范圍,拉大尖峰平谷差,鼓勵企業在低谷時段生產,以降低用電成本。這是國家提倡,也是各省成熟的經驗。黑龍江省高峰時段均價上浮和低谷時段均價下浮都在50%,而且執行范圍較小。山東省和浙江的溫州尖峰平谷差普遍較大,山東省發高峰時段均價和低谷時段均價在平段均價基礎上,上下浮動都在60%,溫州工業用電,峰時段是5毛6分,谷時段是2毛8分。黑龍江省雞西市工業用電2023年12月份峰谷平電價:尖峰時段電價1.174元,高峰時段電價0.999元,平時段電價0.707元,低谷時段電價0.415元。差距很明顯,僅從低谷時段電價看,黑龍江省就比溫州高出近一倍,雞西市2022年工業用電比上年增長了10.02%,從這里可以看出,黑龍江省每年支出的電費要比南方高出多少?因此,建議我省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用電政策,拉大終端用戶的峰谷價差,擴大了峰谷分時電價政策的執行范圍。
第二、利用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積極推進電力供應市場化改革。
在售電側培育新的市場主體,構建主體多元化、競爭有序的電力交易格局,形成適應市場要求的電價機制。一是鼓勵各類經濟體成立售電公司,或虛擬電廠,從電力交易市場大批量低價購電,再以低價零售給用電企業,積極探索現貨交易和期貨交易。二是支持大用戶直接向電廠購電,在國網上繳納“過路費”后,實現電廠直供模式,以此降低用電成本。三是對新能源發電與火力發電,進一步完善市場機制,加大力度。新能源拿出一塊利潤補貼給火力,在保證熱電供暖的條件下,讓火電廠減少發電,空出一定的發展空間讓渡給新能源,促其多發電,以此減少棄風棄光棄電棄水的現象,同時也減少燃煤排放。
第三,加大優惠政策投放力度,鼓勵新能源落戶黑龍江。
一是制定政策,對“儲能項目”實施財政補貼。鼓勵新能源,推進風、光、儲等綠電直供給企業。現在國家也制定鼓勵儲能項目,這種方式叫“源網荷儲”,源就是電廠,網就是電網,荷就是用電的單位,儲就是儲能。儲能項目上馬后,和抽水蓄能一樣利用峰谷差,低谷的時候充滿,高峰的時候再放出來自用,以此降低用電成本。不僅是高耗能產業,其實只要用電的企業都可以上儲能項目。二是積極支持數字公司、數據中心等高耗電企業采用綠電直供、源網荷儲一體化等方式參與綠電市場交易和“綠電園區”建設。暢通綠色電力采購渠道,建立綠色電力碳排放抵消機制,鼓勵企業積極購買綠色電力。
第四、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在儲能產業上實現新突破。
在稅收優惠、補貼、科研經費等政策上,加大對儲能產業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建立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體系,加快技術成果轉化,通過設立儲能產業技術創新專項資金,支持企業開展前沿技術研究;設立儲能產業人才培養項目,支持高校開展儲能相關專業教育,為產業發展輸送高素質人才。
第五,大力開發氫能資源,推進發電制氫,用氫發電。
一是鼓勵風光發電企業發電制氫,用氫發電;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將氫能產業納入我省戰略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和時間表,推動氫能產業快速落地,加快發展。三是鼓勵科研院所和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突破氫能核心技術,降低成本,提高氫能產業競爭力。四是優化氫能產業鏈布局,發揮各市優勢,形成產業集群,提升整體產業水平。五是推廣高效發電技術,現在有一種叫固體氧化物發電技術,特別適合黑龍江的熱、電、冷三聯供,熱電效率可達到90%,國內外頂尖技術已經成熟,現在清華大學的項目,量產以后成本就會大大降低。
第六,成立綜合能源公司,為政府分憂,為企業降低能源成本出謀劃策。
政府制定節能減排補貼等優惠政策,鼓勵發展綜合能源公司等第三方服務,通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為企業出謀劃策,提供一站式綜合智慧能源解決方案;綜合能源公司負責整合各類能源資源,推動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優化能源結構,優化用能方案和方式,實現節能減排,為企業助力綠色發展。
第七,發揮資源優勢,鼓勵各類投資主體開發地熱資源。
黑龍江省地熱資源也很豐富,比如大慶等地。地熱資源它一方面環保,一方面地熱的投資收益也很好,雖然一次性投資略大一些,但是地熱供熱成本,可比燃煤供熱和電廠供熱減少15%--20%,資源利用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