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新型能源體系是在新形勢、新背景下對我國能源發展的戰略安排,歸納起來就是,以能源安全為基礎、以低碳化為方向、以電氣化為路徑、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動力。南方電網公司提出建設數字電網,其核心就是電力+算力,透明電網是電網與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能夠支持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方電網公司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李立浧在“2022國家能源互聯網大會”做出了如上論斷。
據了解,本次大會以“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引領零碳持續發展”為主題,由清華大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能源互聯網專委會、國家能源互聯網產業及技術創新聯盟聯合主辦,旨在貫徹落實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重要論述的指示精神、國家“3060碳達峰與碳中和”鄭重承諾,積極應對新形勢下能源互聯網的機遇與挑戰。
能源是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穩定的重要物質基礎。在“雙碳”目標下,作為能源革命的新形態之一,能源互聯網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在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目標下,新型電力系統是能源互聯網“雙碳”目標下現階段發展的核心形態。
新型電力系統對電網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李立浧在論壇上作了題為《透明電網的建設思考》的主旨報告。從透明電網提出的背景入手,介紹了透明電網的研究成果,包括小微智能傳感器、智能設備與設備智能化、強大的軟件系統,提出了關于透明電網建設下一步的思考。
“電網是新型能源電力系統的核心,也是能源電力安全的防線,電網形態將發生革命性變化:大電網+主動配電網+微電網構成新型電力系統,與可再生能源融合。電網要從‘剛性’到‘柔性’,可見、可知、可控的透明電網是電網的未來形態。透明電網要融合信息技術、計算技術、傳感技術、控制理論和控制技術、人工智能、互聯網等等,實現電網的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李立浧說。
李立浧表示,建設透明電網,要堅定不移發展智能傳感,實現智能信息采集,著力發展設備的智能化,研發電網的“超級大腦”。“超級大腦”讓透明電網真正具備智能屬性,實時智能預演、預測、規劃、管理、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