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氣候官丨專訪高通公司全球副總裁侯明娟:5G成應對氣候變化強大工具 賦能下一代智能電網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 李明明 北京報道
氣候變化日益成為全球社會和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 預測,全球氣溫在2030年-2052年會比工業化之前的水平升高1.5℃。
應對氣候變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大有可為,5G處于最前沿。高通正在推動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賦能全行業數字化轉型,同時在加速節能減排進程、保護自然生態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近期,高通第三次參加中國服貿會,并展示了以創新技術助力數字化轉型,與5G產業生態一起連接綠色未來的愿景。
如何借助5G降低溫室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伙伴共同降碳方面,高通有什么考慮和安排?高通承諾到2040年實現凈零排放,有哪些布局和行動?
近日,就上述問題,高通公司全球副總裁侯明娟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專訪。侯明娟表示,氣候變化是對環境、社會和經濟的嚴峻挑戰,需要全社會采取一致行動共同應對。高通正努力減少在價值鏈中企業運營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目前為止,高通減少了約20%范圍1(來自企業擁有和控制的資源的直接排放)和范圍2(企業購買的能源包括電力、蒸汽、加熱和冷卻產生的間接排放)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預計到2040年,會實現范圍1、范圍2和范圍3(企業價值鏈中發生的所有間接排放)溫室氣體全球凈零排放。

到2040年實現全球凈零排放
《21世紀》:高通如何看待中國設定的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對高通來說,“雙碳”目標的提出將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侯明娟:氣候變化是對環境、社會和經濟的嚴峻挑戰,需要全社會采取一致行動共同應對。
與其他公司一樣,高通有責任創造一個更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為此,我們正努力減少在價值鏈中企業運營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我們還承諾提高所開發的技術的可持續性,將每款旗艦級驍龍移動平臺的功耗每年降低至少10%。
此外,在探索建設一個更加可持續、綠色未來的過程中,高通公司認為5G技術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5G不僅僅是新一代移動技術,憑借堪比光纖的速度、超低時延、超大容量和高可靠性,5G對人與萬物智能互聯的世界至關重要。借助5G,終端可以實時連接至云端,助力加速眾多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帶來全新服務、全新商業模式、全新體驗,以及實時的信息交換。在這些能力的加持下,5G成為幫助我們應對當下氣候變化的強大工具。為了實現5G帶來的積極影響,我們需要加快并擴展5G網絡的部署,將5G應用于新的行業和用例,從而創造新的可持續發展機遇。
《21世紀》:到目前為止,高通在降低碳排放方面做了哪些努力?下一步有哪些計劃?
侯明娟:高通持續尋找節約用水、最小化能耗、降低排放和減少廢物的方式。我們最初設立的2025年減排目標是:在全球業務范圍內,以2014 年排放量為基準,實現范圍1和范圍2溫室氣體排放減少30%。在實現這一目標方面,我們持續取得進展。目前為止,高通減少了約20%范圍1和范圍2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其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驗證報告獲得了國際組織氣候登記處(TCR)的“氣候登記鉑金認證”。
2021年,在現有的2025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基礎上,高通設立了全新氣候目標:以2020年排放量為基準,到2030年實現范圍1和范圍2溫室氣體排放減少50%;以2020年排放量為基準,到2030年實現范圍3溫室氣體排放減少25%;到2040年,實現范圍1、范圍2和范圍3溫室氣體全球凈零排放。
同時,我們還加入了科學碳目標(SBTi)全球倡議的 “企業雄心助力1.5°C限溫目標行動”。
《21世紀》:高通承諾到2040年實現全球凈零排放,并計劃與客戶和合作伙伴合作減少排放,高通為此打算如何布局和行動?
侯明娟:為實現這些目標,我們將會實施以下戰略:通過長期購電協議(PPAs)不斷擴大可再生能源運營足跡;通過在生產工藝中替換容易引發全球變暖的氣體實現企業運營脫碳;最低限度地使用可再生能源積分(RECs)和碳補償應對其余排放等。
在中國,2021財年,高通無錫工廠通過實施各種節能計劃和項目減少約280萬千瓦時的電力使用,成功減少了超過2000噸二氧化碳排放當量(tCO2e)。這些項目包括采用熱回收技術、對各個區域的抽水系統和智能照明系統進行升級和優化等。
《21世紀》:碳足跡廣泛存在于產品和資產的各個環節,加速減碳的關鍵在于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管理。在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伙伴共同降碳方面,高通有什么考慮?
侯明娟:由于我們主要采用無晶圓廠模式,這意味著我們要與生產產品的晶圓制造和封裝供應商密切合作,共同降碳。首先,定期評估和監測供應商,以確保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個人、社區和環境的潛在危害,并構建更具韌性的供應鏈。此外,通過參與責任商業聯盟(RBA),我們與供應商的合作得到了加強。通過利用責任商業聯盟工具和資源來補充我們的供應鏈管理計劃,推動與供應商的合作,以實現與健康和安全,環境,道德和行政管理系統相關的高標準。
5G可助力多個領域節能提效
《21世紀》: 此前高通提到,5G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強大工具,如何借助5G降低溫室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
侯明娟:我們認為,科技是幫助應對重大挑戰的關鍵手段。5G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插上翅膀,部署智能互聯的傳感器和終端,使得企業和政府機構能夠更加高效地利用自然資源,助力減少碳足跡。在美國,到2025年,5G有望助力減少3.74億噸溫室氣體排放。這相當于美國8100萬輛乘用車停開一年所減少的碳排放量,或美國4.6億英畝(186萬平方公里)森林一年的碳封存量。盡管這一研究數據基于美國的節能減排實踐,但其中的可持續發展機會全球適用。
首先,從5G網絡本身的能效而言,隨著技術的持續演進,5G網絡具有更強大的性能和更好的能效。根據有關電信設備公司的數據,5G網絡每單位流量的能耗效率可比4G網絡提升90%。眾多技術進步推動著5G網絡能效的提升,包括端到端連接、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共享、超密集網絡等。
在能源領域,5G有助于建設更智能的電網,從而更好地適應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發電的發展,實現節能提效。5G將賦能下一代智能電網,形成更穩健、響應更迅速、容量更大的電網,有效應對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預計可減少12%的燃氣和電力消耗。
2022年3月, 我們聯合中興通訊(24.540, -0.04, -0.16%),完成了應用于智能電網的端到端5G時間敏感網絡的驗證,以支持電網差動保護等業務,從而加速太陽能(8.240, 0.04, 0.49%)和風能等綠色能源的部署,賦能綠色電網。
交通領域,蜂窩車聯網,又稱C-V2X,將實現車輛與車輛、城市基礎設施、行人以及云端之間的通信,幫助實現增強的自動駕駛能力。蜂窩車聯網應用可以控制車輛變道、速度、制動和加速等參數,助力優化交通流量,提高燃油效率,同時減少交通意外事故。蜂窩車聯網賦能的車道和交通管理系統可減少高達20%的燃油消耗。
為加速實現智能網聯汽車的未來,今年2月高通公司推出了驍龍數字底盤網聯汽車技術,包括汽車智聯平臺、座艙平臺、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平臺以及車對云服務。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 5億輛汽車采用了高通汽車技術。高通公司還在中國積極開展產業生態合作,合作對象包括比亞迪(281.750, -0.95, -0.34%)等眾多國內領先企業,合作領域也日益廣泛。
《21世紀》:在科技賦能綠色低碳發展方面,高通有哪些計劃和舉措?
侯明娟:利用包括5G在內的突破性技術,能夠幫助我們更高效地利用自然資源,減少碳足跡,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特別是智能生活、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能建筑、智慧農業(4.050, -0.04, -0.98%)、智慧能源等領域都將受益于5G部署。
5G支持我們遠程處理大部分日常工作,從而減少出行,將成為疫情時期居家辦公的重要推動力。同時,5G也將支持傳輸大型醫療影像,促進遠程健康計劃,并支持遠程患者監測工具,以及賦能更復雜的AI/VR/AR用途,從而減少醫療專業人士和患者出行。5G技術將通過網聯汽車、交通基礎設施和共享出行賦能更智能、更安全、更環保、更高效的交通。此外,5G也能夠支持在建筑中集中部署智能傳感器和智能邊緣終端,促進樓宇管理系統、智能電表、HVAC (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 控制系統自動化。
通過打造新產品和創建支持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新流程,5G可以變革并積極影響全球各個行業。5G賦能的產品和流程,將讓全球各個市場、各種規模的公司獲得多樣的競爭優勢,同時提升環境可持續發展能力。
技術創新是我們的核心業務,高通將繼續專注于移動技術的研發和創新,堅持創新為本,因為技術基礎是實現后續應用以及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高通的商業模式決定了高通位于移動產業鏈的前端,為客戶搭建賦能創新的平臺,只有合作伙伴在這個平臺上取得成功,才有高通的成功。因此,我們全力支持合作伙伴發展,特別是與中國伙伴的合作。早在2018年初,高通就與中國主要的智能手機廠商發起了 “5G領航計劃” 。2020年,高通攜手運營商、模組、軟件廠商聯合發起“5G物聯網創新計劃”,推動了一批5G物聯網終端的商用落地,廣泛應用到智慧生活、智慧交通、智慧電網、智慧工廠等領域。
此外,高通希望通過自身的力量,與業界伙伴合作開展燈塔項目,推動可持續發展。在無錫聯合多方合作伙伴利用5G為醫療行業應用創新提供更佳技術支持,實現“5G+智慧醫療”的應用。利用5G、物聯網的特性,在農村打造智慧農業樣板。
移動科技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
《21世紀》: 2015年開始,高通連續推出ESG報告,詳細講述企業在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方面的努力,為何重視ESG報告?
侯明娟:我們在全球范圍內一直在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和ESG工作。一方面,我們的創新技術正在助力行業轉型升級,并助力應對當今社會面臨的一些重大挑戰。另一方面,我們也致力于賦能一個經濟可持續發展、萬物智能互聯的世界。
高通 “無線關愛”計劃在49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超過132個項目,將無線技術帶給最需要的人群和社區。2021年,通過高通“無線關愛”計劃與中國扶貧基金會的合作,智慧農業項目落地云南紅河的哈尼梯田、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東縣芒果基地和四川寶興縣蜂蜜基地。我們期待通過持續深入地推進這些項目,能夠助力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守護綠水青山,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與此同時,我們還支持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建立基層醫務工作者社會工作與風險防控培訓平臺,通過在線培訓、移動培訓,提升基層醫務人員的知識和技能,幫助他們為廣大居民、村民提供更好的衛生健康服務。
我們在中國乃至全球一直努力培養、儲備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人才。在中國,我們通過贊助培養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STEM教育技能項目,支持STEM學生參與各類機器人(10.030, -0.14, -1.38%)大賽等,已有大約20萬學生受益。2021年,中國超過14500名教師和學生參與到高通支持的STEM活動中。
《21世紀》: 作為一家科技公司,高通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企業如何更好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侯明娟: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保護生態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我們希望將最新的移動科技,與優質公益內容有機結合,讓更多的人加入生態保護的行列。
因此,高通中國與中國國家地理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期間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致力于一起用科技的力量,傳遞生命的力量。邀請專業的野外攝影師,深入中國的荒野秘境,使用搭載高通驍龍5G平臺的智能手機,以先進的8K和HDR等影像技術,拍攝了首支記錄中國野生生物的手機8K高清視頻,呈現生命之美,喚醒大眾對自然的關注。
2021年10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15次會議(COP15)期間,我們發布了影院級大片《尋找我們的國家公園》,以全新影像科技,呈現大美中國,展現了手機鏡頭下的三江源國家公園、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秦嶺和普達措及三江并流地區。
2022年,我們將手機鏡頭聚焦中國特有生物物種,走進蒼茫荒蕪的可可西里,群鶴翔集的扎龍濕地、奇峰林立的石山森林,行程萬里,使用搭載高通驍龍移動平臺的旗艦智能手機拍攝一系列影片,記錄下藏羚、丹頂鶴、白頭葉猴、綠尾虹雉、荒漠貓等眾多只生活在中國的珍稀生物物種。原生于中國的稻、茶、竹在自然演化中所創造的復雜精妙的生存智慧,也在影片中生動呈現。
唯有目睹和感知,才能引發關切、熱愛和行動。隨著5G時代的來臨,驍龍移動平臺支持的科技創新,讓更多人能夠自在便捷地通過智能手機記錄、創作、分享高清質量的照片和視頻,以高清影像記錄中國自然生命的精彩瞬間,持續喚醒人們對于野生生物的關注和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