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和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緊密合作、共同推出的可移動差分吸收激光雷達實驗室系統日前正在進行系統調試,將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開展冬奧會大氣質量監測保障。據悉,這套高精度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遠程探測系統歷經中英雙方六年攻關合作,充分發揮雙方在精密光譜測量、環境監測計量溯源方面的技術優勢,解決了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空間濃度與排放量高精度時空分辨測量的諸多難點問題。

據介紹,這一系統突破了傳統一維單點測量和二維走航測量的限制,首次實現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三維空間演化規律的精準測量。通過實際測量比對,該系統測量能力與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相同裝置系統為同一水平,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系統有三大特點;一是可測量物質種類多,一套系統覆蓋紫外波段和紅外波段兩個光譜范圍,實現溫室氣體、主要氣態污染物等13種物質測量。二是首次實現了開闊空間的排放量現場定量評價能力,使測量結果更精準。三是測量結果具有溯源性,達到“可測量、可報告、可核查”的國際要求。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介紹,系統可以實現溫室氣體和主要大氣污染物三維空間濃度分布和排放量的快速精準測量,未來將直接服務于國家城市級碳監測,特定空間區域、重點行業企業的碳及大氣污染物排放的精準遠程核查,分散污染源的快速精準鎖定,區域污染傳輸規律的實測評估等諸多科研和技術應用領域,直接支撐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協同治理。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站長陳善榮表示,這一系統未來在我國溫室氣體排放及大氣污染氣體高精準監測方面發揮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下一步,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將在“院站聯合建設國家生態環境監測量值溯源與傳遞實驗室合作協議”的框架下繼續加深合作,發揮該可移動差分吸收激光雷達試驗系統精準時空測量的優勢,加強服務冬奧會等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的大氣質量監測保障、溫室氣體監測和污染源排放快速核查等方面應用合作,為“十四五”減污降碳,建設美麗中國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