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全國首個“零碳大腦”在江蘇電網上線,為“難以捉摸”的新能源發電裝上了“中樞神經”,助力新能源高效利用。
電力調度是電網的“中樞神經”,通過調控電力能源供需,確保電網持續以最安全、最平穩的方式運行。“新能源高效利用,離不開電網的高效配置。特別是風、光等新能源具備波動性大、隨機性強等特點。負責電力調度的‘零碳大腦’能夠精準預測新能源發電功率、分析區域電網承載能力、調節用戶可控負荷,全面提升電源、電網、用戶和儲能的互動能力。”國網江蘇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水電及新能源處處長霍雪松表示。
記者了解到,在連云港灌云縣,“零碳大腦”已接入全縣794兆瓦風電、255.43兆瓦光伏發電。“通過這套系統,將實現年度消納清潔電能13億千瓦時,相當于灌云縣全年用電量的88%以上,預計減排二氧化碳約13萬噸。”中國電科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周鄴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