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大學-智洋創新電網數字技術研究中心揭牌暨“智洋創新”獎學金捐贈簽約儀式在武漢大學舉行。武漢大學副校長李建成院士、智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國永、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院長董旭柱出席儀式,并為研究中心揭牌。

李建成指出,特高壓、人工智能、數字技術等產業鏈進入了發展快車道,電網數字化建設迎來了加速發展契機。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作為能源行業高級人才培養的搖籃,在電氣工程學科諸多方向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與此同時,能源革命和數字化革命為智洋創新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希望雙方以此次戰略合作為重要契機,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原則,在人才培養、產學研合作、成果轉化等各方面積極探索,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劉國永表示,產學研合作是新形勢下企業快速發展進步的內在要求和戰略舉措。企業的發展和創新離不開高校智慧資源的支持,研究中心的成立構建了一個科技成果轉化的快速通道,將有力推動電網數字技術與傳統電網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據悉,研究中心依托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文習山教授團隊開展工作。研究中心致力于輸配電線路安全隱患識別及故障溯源、電纜隧道安全隱患識別及故障溯源、電網智能運維管理等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
據了解,文習山教授現為全國防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大氣物理學會雷電物理監測和防護委員會委員。近年來完成科研項目有五十余項,其中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九五”攻關項目以及博士點基金項目等。
在研的主要項目包括:電力電纜及避雷器早期及突發性故障的機理與預測原理及方法(973項目);沿海丘陵地區變電站接地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主要自然災害及對電網損毀性影響評估技術研究;550kVGIS變電站過電壓計算;雷擊直流桿塔先導模型;500kV變電站變壓器直流偏磁研究等。
文習山教授獲得省部級獎勵科技進步一等獎 1 項、二等獎 2 項、三等獎 3 項。出版有專著《邁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電力技術》和《多端口電網絡群》(合編)。 在《電機工程學報》、《電網技術》、《高電壓技術》等刊物和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六十余篇。
智洋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在淄博高新區成立,是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高科技創新型企業,主導產品涵蓋電網輸電、變電、配電環節的智能運維管理等主要領域。作為以技術創新為引領的科技型公司,智洋創新不斷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電力運維領域的應用,致力于為智慧電網與電力物聯網等行業提供全面系統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