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國網上海電力500千伏黃渡變電站改擴建工程迎來收官節點——隨著全新的3號主變壓器順利送電,站內原先4臺750兆伏安主變壓器全部更換為1200兆伏安主變壓器,標志著這場歷時近三年、超大規模的變電站“換心”工程順利完成。
改造后的黃渡變電站整體變電容量從3000兆伏安提升至4800兆伏安,增容幅度達60%,該站由此成為上海目前最大的500千伏交流變電站。
黃渡變電站新增的1800兆伏安容量相當于新建了兩臺9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可供應近23萬戶居民的生活用電,不僅將解決上海西北部電網在高峰時期的電力缺口,為今年迎峰度夏提供更多安全保障,其輻射效應和超前性更可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同時,黃渡變電站新增的容量可全部用于消納來自長江三峽的清潔水電和特高壓外來電,對于上海實現“雙碳”目標也將起到助推作用。
投運于1987年的黃渡變電站是上海首座500千伏變電站,供電范圍涵蓋嘉定、普陀、青浦、長寧等區域,同時還有兩回線路與江蘇電網連接,被譽為上海西北部地區的“電力心臟”。然而,近年來受到設備老化和變電容量的限制,黃渡變電站已經無法滿足周邊地區負荷高速增長的需求,進行整站擴容改造迫在眉睫。
黃渡變電站擴容改造自2018年6月啟動,經過前期土建施工、設備進場安裝調試、新老設備割接等多個環節,最終于今年迎峰度夏前實現投運目標。在此期間,為確保不影響周邊區域供電,負責項目建設的國網上海檢修公司選擇了高難度的“邊改造邊運行”方案。
站內單體一次性建成4臺1200兆伏安主變壓器,新建戶內500千伏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GIS)設備,并配套建成500千伏GIS設備樓,面積達5600平方米,相當于14個籃球場大小。站內一次性完成總長達8公里的氣體絕緣輸電線路(GIL)通管拼接,拼接精度方面也達到毫米級的水準。
除了工程體量大之外,黃渡變電站增容改造的復雜程度和難度也是前所未遇。施工建設中累計涉及各類設備配合停役超過40次,完成各類高風險近電作業超過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