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紹了智能電表集中器的原理,分析了相關的硬件電路,設計了具體的軟件的控制流程。該集中器具有獨立存儲空間、實時性強、穩定性高等優點,在具體的應用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 引言
目前,我國城市居民用戶的電表、水表、天然氣表很多是人工抄表,由抄表工作人員每月逐個查抄各種儀表,也有很多地區已經通過抄表改造工程實現了集中抄表。
由于目前已經使用的遠程抄表還面臨一些挑戰:比如初期成本較高,同時總線上傳輸的數據是終端用戶所消費的水、電、氣等重要數據,對總線的抗干擾性要求非常高,要具有抵抗容性、感性的偶合干擾的能力,為節約成本,要采用遠程供電的方式給從設備提供電源,以盡可能減少元器件的使用。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文設計了一種基于CAN總線的遠程電表抄表系統集中器。基于CAN總線的智能電表系統具有造價較低,可靠性高,組網簡單,管理方便,操作簡捷等優點,并且可以通過擴展和升級硬件,利用有線網絡或無線網絡通信,把集中器采集到的實時數據發送到售電公司的管理系統中統一管理,通過應用線損分析、遠程通斷電、防竊電分析等功能達到更高的智能化。
1 集中器的功能及原理分析
一般的智能電表系統由四部分組成:表頭,集中器,通訊器,上位機系統。具體如圖1所示,其工作原理是通過一體化載波表或安裝在電表表尾的電力計量傳感系統模塊經CAN總線組網,集中器按設定好的時間段接收數據并保存到內部flash中,當上位機發來讀數據的信號后上位機通過RS232或RS485讀數,讀到的數據通過網絡傳送到用電管理中心。
在遠程抄表表系統中,集中器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集中器通過CAN總線控制并讀取表頭的數據,數據存儲在集中器的flash中。集中器執行從上位機發送的控制命令:
對時、讀flash、讀表數、限電、增加表頭地址等。
集中器通過CAN控制器發送讀表命令信號到總線上,每個表頭根據讀表命令將采集的信號通過CAN總線發送到集中器。集中器將采集的信號存儲在flash芯片中。上位機通過串口發送讀數據信號到集中器,集中器就把存儲在flash中的數據傳送給上位機。
2 集中器硬件設計
主控芯片采用的是ST公司的STM32系列的STM32F103Tx,該系列單片機是ARM的CortexTM-M3處理器是最新一代的嵌入式ARM處理器,它為實現MCU的需要提供了低成本的平臺、縮減的引腳數目、降低的系統功耗,同時提供卓越的計算性能和先進的中斷系統響應。具有運行速度快(系統時鐘頻率最高可達72MHz)26個復用GPIO;64KB片上RAM;2個12位模數轉換器,1μs轉換時間(多達16個輸入通道);3個SPI,5個USARTs,2個IIC接口;片上256KBFLASH;2個看門狗,11個定時器;芯片具有獨立的實時時鐘,能夠相關資料豐富,提供單片機使用庫函數,用C語言編程十分方便,易于開發。
由于智能電表控制器需要很準確的實時性,以方便售電公司收取用電費用。因為主控芯片自帶實時時鐘,所以只需要外接獨立的32.768kHz的晶體。實時時鐘既可以通過寄存器設置年月日及具體時間,同時還有鬧鐘功能,定時中斷進行指定操作。
智能電表集中器的硬件部分結構如圖1所示,主要有ARM,Flash,時鐘芯片,接口電路,RS232,RS485,電源等組成。ARM作為控制芯片,有標準設計;ARM接口電路比較簡單,以下重點討論CAN總線接口和Flash接口設計。
?
圖1智能電表抄表系統結構框圖
2.1 CAN總線接口電路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