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個月,由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舉辦的2010RootsofEnergyEfficiency論壇是一個重要事件。本次會議的中心議題是探尋智能電網和智能電表的實現方法。來自行業、政策制定機構和學術界的領袖們就如何影響最終用戶的行為以提高能源效率展開了討論。
???????? 在過去的十年間,能源之星和歐盟行為準則等監管機構的大部分工作都集中在降低電器的功耗上。但近年來,世界各地的電力企業已開始投入巨額資金,用來升級到智能電力網絡。可喜的是,智能電表、智能電器和智能電網所需的經濟適用技術現已基本具備(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但是,電力企業開始認識到,在實現更高能源效率方面,只靠智能電表是無法有效改變電力企業與它們的用戶之間的關系的。
???????? 其中一個原因是,在月度電費賬單上還無法提供詳細數據,來顯示一個家庭的用電結構。智能電網中與高能效智能電器相連的智能電表,應該能夠讓電力企業出具分項列明的電費清單。如果再采用一套“易于理解的反饋方案”,就可以使用戶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此外,還應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網頁,使其能夠實時查看用電情況-例如,顯示及時關閉大屏幕電視機的省電效果,或者顯示在下午六點使用洗碗機和在夜間使用的效果差異,這樣就可以改變用戶的用電習慣。美國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總裁MikePeevey在會議最后總結道,過去的經驗已經證明,如果電力企業設計出一套易于理解的反饋方案并對可以做到的行為進行獎勵的話,用戶是會積極配合的。
??????? 因此,現在的工作重點是制定出一套智能電表反饋方案,使用戶能夠充分利用我們過去幾年中在EPS、平板電視機、計算機、打印機和其他用能產品中所取得的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