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損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每一個電壓等級的線損管理都有不同的側重點,農村低壓線損管理作為縣級供電企業綜合線損管理的最后一個環節,由于面廣、量大在綜合線損中占的比例較重。縣級供電企業要想降低綜合線損率必須加強農村低壓線損管理。農村低壓線損管理工作,不但是縣級供電企業加強綜合線損管理的一項工作重點。更是縣基層供電所的工作重心,所以把農村低壓線損率降到最低限度,是我們電力經營人員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現就農村低壓線損管理談以下觀點和體會與大家交流,以便找出切實有效的降損辦法。
一、縣級供電企業層面加強農村低壓線損管理應以管理降損為主,技術降損為輔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逐步開展,廣大農民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品位的提升,清潔、高效、快捷的電能已被廣大農民所鐘愛,需求量越來越大、需求面越來越廣,因此低壓(380/220)電力營銷的抄收范圍拓展得更寬,低壓線損管理工作在縣級供電企業的綜合線損率中顯得越來越重要,要把低壓線損率降到最低水平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健全組織,設置低壓線損管理領導小組,從技術上指導、從管理上改革和完善對鄉供電所低壓線損考核制度
幾年的農網改造,拓展了農村低壓電網,增加了農村低壓線損管理的任務和難度,采用技術降損投入太大,管理降損就成了我們的主攻方向。作為縣級供電企業管理層面,只有從技術上指導,管理上完善各層面的考核制度,真正建立起能體現多降多得按貢獻取酬的管理機制。
(二)開展理論線損計算,科學核定指標,公平公正考核
1、開展理論線損計算是縣供電企業把低壓線損管理由粗放式管理上升到集約式管理的必要條件,不但要對供電所計算每條10kV線路的理論線損率,由于各個村莊(臺區)的電網結構千差萬別,用電量也不相同,用電性質存在差別,用同一個低壓線損指標來考核所轄村莊(臺區)的低壓線損率顯然是不科學的,所以我們就必須按低壓臺區開展理論線損計算工作,必要時可以跟蹤計算出每個臺區的理論線損率。
2、加強農村低壓線損管理的目標就是力求低壓線損率穩步下降,逐步縮小管理線損空間。根據理論線損率計算情況科學核定每一個被考核單位的線損率指標,縣級供電企業層面首先給每個基層供電所下達一個科學合理的線損管理指標,并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科學完備的分析考核、獎懲管理辦法。要求基層供電所必須管理到每一個臺區,縣級供電企業層面的線損管理小組要負起責任,幫助供電所對每一個臺區開展理論線損計算。為保證指標的合理性和嚴肅性,我們還要根據理論計算結果并結合低壓電能表的型號、新舊程度及以往的實際低壓線損情況等多方面因素合理確定出每個臺區的低壓線損指標。配以嚴密的考核辦法來實現我們的管理目標。
3、公平、公正的考核,縣級供電企業層面加強農村低壓線管理,主要是通過加強基層供電所的低壓線損管理來實現的,對低壓線損的完成情況按月統計,每月按照線損率指標,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科學完備的分析考核、獎懲管理辦法,對每個供電所及每個臺區進行公平、公正的考核,按月兌現獎罰。另外供電所的線損完成情況再與供電所長工作績效和職務任免掛起鉤,這樣供電所就會有效運用各種管理手段把低壓線損管理工作細化到每個臺區。實行“包干到戶”,責任落實到人,從而確保線損指標的完成,實現低壓線損率的逐步降低。科學合理的考核、獎勵機制,充分體現出多勞多得按貢獻取酬后,就自然調動起了各供電所及農電工的降損積極性,從而解決了線損管理的以人為本問題。
(三)線損管理推行人性化管理、實行動態考核、定期召開線損分析會
1、由于低壓電網結構不斷變化、負荷起伏較大等因素對線損影響,所以需要及時對線損率指標進行修正和調整,推行人性化管理。
2、在低壓線損管理中還可以建立“雙指標”管理模式,分別按考核指標和激勵指標兩個指標考核,強化激勵,也很有利于低壓線損管理。
3、每個月定期召開一次線損分析專題會議,就上個月的高損臺區進行分析和清查,總結出影響低壓線損率變化的規律,用于指導以后低壓線損的管理。
二、供電所層面加強低壓線損管理不但要重視管理降損更應重視技術降損
(一)供電所要想把每個臺區的低壓線損控制在最低水平,首先要維護好每個臺區的低壓電網,及時清障、消缺,排除一切事故隱患,給安全供電打好基礎。
(二)依據供電企業的管理制度加強對農電工的考核,及時掌握低壓電網結構的變化,隨時調整低壓線損指標,并在技術降損方面給農電工以大力支持,確保低壓線損率穩步下降。
(三)加強用電管理,認真查找竊、漏電現象,做到勤抄表、勤查表、多核算,有問題及時發現,供電所層面還可以定期不定期組織開展營業普查和用電稽查,嚴厲打擊和制止錯抄、漏抄和竊電行為,杜絕人情電表、關系電和權勢電。
(四)加強電能計量管理,供電所要主動結合縣供電公司計量管理部門,對低壓臺區計量設備以及每個電力客戶的計費電能表按規程規定進行周檢和輪換,輪校過程中嚴格把質量關,對不合格的電能表一定要進行更新改造,管好電能計量這桿秤。由于一期農網改造標準較低,多數低壓計費表計容量較小(1.5~6A),因用電負荷的增加好多表過負荷運行絕緣老化,要分期分批進行更新,淘汰掉高能耗及帶病運行的電能表。
(五)盡量讓臺區配電變壓器的座落位置處于負荷中心,新增加的用電負荷應把計量點向配變出線端靠近,對現存的末端大負荷想辦法讓其向配變位置靠近或前提計量點,盡量減少低壓線路損耗。
(六)加強對農電工的技術培訓,增強其安全意識,不斷提高技術管理水平,要求其管理的配電變壓器長期處于經濟運行狀態,盡量調整好負荷分布,保持配電變壓器三相負荷基本平衡。從而減少低壓電能損耗,降低線損率。
總之,要搞好農村低壓電網的降損節能工作,必須健全組織,完善制度,抓好管理;摸清電網結構基礎,取得領導支持,推行技術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