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開展的新農村活動中,農村電氣化工程是供電企業的重要工作項目,而電氣化工程中的農村排灌用電管理卻不容樂觀,本文試分析了農村排灌用電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安全問題
1、由于農村排灌機井多位于田間地頭,排灌變壓器所處的位置往往比較偏遠,加之村委會對農田排灌電力設施保護的積極性低,群眾平常很少有人問津,這就給盜賊提供了方便,汝陽縣縣區就出現過多臺已加裝了防盜鎖的排灌變壓器由于地處偏遠平常沒有人管理而被盜的現象,偷盜者往往直接剪斷電線盜走變壓器,嚴重影響了供電安全,同時也給人民財產造成了損失。
2、有些農村的房屋式排灌變壓器所處房屋多屬于粗糙的磚瓦房或平房,建筑結構簡單,使用多年,或者存在嚴重的滲漏現象或者已經成為危房,致使配電盤等電氣設備所處環境較差,容易產生漏電。
3、由于農電體制改革,精簡了農村電工的數量,而排灌用電為季節性用電,涉及到的用服務面廣、任務量大,接電、裝表、抄表、收費、維修等事情繁多,有的山區電工管轄范圍更是廣,很難對排灌用電做到點線面俱全的服務,所以會出現農民未向供電部門申請便私接抽水泵進行臨時排灌現象,而部分農電工責任心不強,為了顧電量和完成收費任務,在發現私接現象后只是在排灌結束后收取電費,而對于無合同私接電源、排灌電源線的破損漏電、排灌過程中電線無人監護等可能導致危險的情況不聞不問,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二)產權問題
由于農村排灌用電設備的產權不清晰,造成了供電企業對排灌用電管理難度的增加。農村排灌用電設備的產權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一是配變及低壓線路由電力企業投資建設,產權屬于電力企業。這部分主要是接在供電企業低壓線路上的排灌用電,比較常見。汝陽縣電業局對于這部分用電的管理比較到位,做到了戶戶有固定表計,能及時供電和收回電費。
二是配變或低壓主干線路是由電力企業投資建成的,而分支線路或配電設施屬于村集體或個人。比如汝陽縣電業局所轄陶營供電所小北西臺區、內埠供電所大安馬營臺區等。
三是配變及低壓線路是由村集體集資建設的。這部分在農村排灌電力設施中占了大部分,村集體所有是農村排灌財產產權的主要形式。
由此可見,農村排灌用電線路資產屬于電力企業的只是很少的部分,大部分屬于村集體或個人。一條排灌用電線路多方擁有產權,按產權的歸屬劃分管理權限及職責范圍比較困難,所以供電企業對于排灌用電的管理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所以由排灌電力設施產權的多樣化,造成了對排灌線路設備的維護、改造的困難,也由于產權的多樣化,造成各產權擁有部門管理的不到位,使得農村排灌用電管理的混亂局面與當前國家號召的新農村建設造不相協調。
(三)規劃問題
由于為了方便灌溉,排灌變壓器都處在機井的位置,這樣變壓器安裝的位置就遠遠偏離了負荷中心,低壓供電半徑長,低壓線損高。一到排灌高峰時期,由于出現臨時線路多、供電半經大造成末端電壓過低無法抽水灌溉。
(四)收費問題
汝陽縣電業局對于排灌用電的收費主要分為三種形式。一是直接接到供電企業低壓線路上的部分是按電量通過郵政儲蓄系統收費。二是對于專用排灌變壓器,同樣采用按電量收費的方式,這種方式主要由各澆地戶均攤,由村委組織相關人員配合農村電工,按所澆地畝數的多少來收取電費。這樣的收費方式在歷史上容易引起農戶糾紛,個別用戶甚至拖欠電費,造成排灌電費難以及時收繳。三是使用IC卡預付費電能表,充值后插卡使用。這種收費方式對近年來安裝的排灌變壓器執行的很到位。
二、對策
(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通過多種途徑加大安全用電宣傳力度。利用供電所的供電搶修車輛,安裝大喇叭播放安全用電常識,發放安全用電宣傳畫或宣傳手冊,加大用電安全宣傳力度,促進用電戶安全意識的提高,宣傳中要特別強化漏電保護器的重要作用,使漏電保護器的使用率達到百分之百。同時通過宣傳也能提高群眾的防盜意識,維護共同的財產。汝陽縣電業局最近幾年通過出動大喇叭宣傳車、發放用電安全宣傳手冊、發放用電安全年畫、播放用電宣傳電影等方式極大的提高了用戶的安全用電意識。
2、規范用電合同管理。對于專用排灌變壓器,在排灌供電部門應該同村兩委簽訂供用電合同,對于接到供電部門低壓線路上的用電戶要及時簽訂《低壓臨時用電合同》,通過規范合同明確各自在使用中的責任、權利、義務,從而規范用電行為。
3、加大線路巡視及用電檢查力度。抗旱用電季節供電企業要加大對線路巡視和對用戶的用電檢查力度,對發現的不合格的用電設備下達限期整改通知單,限期未改的將依法停止供電。對發現擅自私接臨時排灌用電的將依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嚴肅處理。
4、加大對農村電工的教育。通過對于農電工的教育,培養他們敬業愛崗的精神,使他們認識到,即使再忙,也要以用電的安全以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重,農忙抗旱期間一定要盡職盡責。同時通過樹立標兵、發放獎金等形式激勵農村電工一定要做好優質服務工作,為群眾在排灌季節用好電用放心電奠定良好的基礎。2006年汝陽縣電業局上店供電所通過對轄區疙瘩河臺區電工劉立娃的表彰,在農村電工中樹立了很好的典型,農電工紛紛以劉立娃為榜樣,認真開展抗旱期間的供電工作,不僅使農民在抗旱期間用上了放心電,用上了順心電,也使供電所也受到了群眾們的好評。
(二)進一步改善農排計量手段
推廣使用IC卡預付費電能表,充值后插卡使用。采取這種模式不僅可以有效保證電費回收,更主要的是可以使農電工不再為收取電費而操心,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做好抗旱期間的其他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做好優質服務工作。
(三)科學合理的規劃農村排灌線路
在農村排灌用電的規劃上,通過各種途徑使得排灌用電設備的安裝符合規范要求,以合理的容量、合理的線徑和合理的供電半徑提高排灌用電的規范化程度,同時為了避免出現線路末端電壓過低給排灌造成困難的現象出現,在進行線路規劃時,要注重電壓無功管理,通過加裝無功補償裝置,達到改善線路用電電壓狀況的目的。另外在規劃中要合理利用供電資源,在有條件的地區實行雙表計量,即電力資源可以供民用的供民用,可以供企業的供企業。兩套表計同時使用,各自計算,執行不同的電價。汝陽縣電業局在管理過程當中就很好的實施了這樣的方法,極大的促進了供電資源的合理利用。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方法要加大對線路的巡視力度,避免不法分子違規違法搞偷竊電活動。
(四)有條件的改造或者接收排灌線路財產
在浙江德清舍南村的新農村電氣化建設過程中,村委專門召開動員大會,向所有村民下發了宣傳資料,要求大力配合電氣化建設,同時縣政府還建立責任制,把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納入政府考核系列,在各級黨委政府的主導下,各地成立建設領導小組、簽訂責任書,從農村實際出發,采取“供電部門支持一點、行政村委列支一點、農村客戶自籌一點”的辦法,對農業排灌線路進行了徹底的改造。而浙江桐鄉在新農村電氣化建設中,則采用了另外的方法,通過把已有排灌設施的線路無償移交給供電部門并實施改造,最終規范了農村排灌用電管理,所以這樣的例子我們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推廣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