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力電子裝置的廣泛應用,諧波對電力網的污染日益嚴重,供電企業對諧波管理的意義認識更加深刻。國家電網公司把諧波管理作為建設國家一流縣供電企業考核驗收的一項重要指標,足以說明對縣級供電企業諧波管理的重視。盡管許多供電企業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收效甚微,對諧波源的管理和諧波抑制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究其原因,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1 對諧波的認識不足
(1)對諧波的危害認識不足。諧波作為一種污染,對電網危害十分嚴重,它使電能的生產、傳輸和利用的效率降低,使電器設備過熱、產生振動和噪聲,并使絕緣老化、使用壽命縮短,甚至發生故障或燒毀,它可引起電力系統局部諧振,使諧波含量放大,造成電容器等設備損壞,它能引起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誤動作,使電能計量出現混亂。另外,還對通訊設備和電子設備產生嚴重干擾等等。由于諧波的危害程度需要專業測量和計算,在生產實踐中不易覺察到,而縣級供電企業這方面的工作還不夠完善,因而對諧波的危害還沒有足夠的認識。
(2)對諧波的產生機理缺乏深入了解。對客戶的用電設備,只重點強調了用電安全性及功率等經濟指標,對它們產生的電網污染認識不足。事實上,工業用電的負荷中的換流設備、變頻設備、電焊機、電弧爐等都是主要的諧波源,同時一些居民用電產生諧波的負荷也不容忽視,如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空調器等,雖然單臺的諧波電流不大,但由于其累計數量巨大,對電網的諧波污染也不可低估。
(3)諧波管理的專業技術力量不足。由于諧波管理涉及電力電子、電力系統、電力自動化技術、電子測量、理論電工等專業,而在縣級供電企業中相關專業人才相對缺乏,很難開展諧波測量、諧波源監測、諧波分析、諧波治理等工作,即使開展了,大部分也是委托上級部門管理,沒有形成自己的管理體系,很難實現及時監控、治理的目標。
(4)諧波管理的資金投入不足。諧波測量是一項比較繁瑣的工作,需要較大的人力物力,而諧波源治理又比較困難,用戶在購買設備時為減少投入,對諧波抑制設備配備很少,因而造成了電網諧波抑制設備的缺乏。
2 加強對諧波的管理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認為,加強縣級電網諧波管理應當做好以下工作。
(1)充分認識諧波對電網的危害,建立健全諧波管理體系,組織專業管理隊伍,對諧波進行專業管理,開展諧波專業分析與治理。
(2)普及諧波管理知識,大力宣傳諧波對電網的危害,使供電企業職工與用戶都能夠充分認識到,諧波治理不只是供電企業的責任,而是電力企業和用戶的共同責任,減少電網污染,提高電能質量,對雙方都有較大的潛在利益。
(3)在企業內部把諧波管理指標與經濟責任制考核掛鉤,定期對電網的諧波含量進行測試,對用戶設備注入電網的諧波電流進行監測,對超過國家標準的設備,給予適當的經濟處罰,以增強其對設備的監管力度,對超標用戶按相關政策處理。
(4)嚴格業擴報裝審批手續,對新上用戶設備的負荷特性嚴格審查,對大容量的諧波源,其相關的諧波抑制設備不配套,諧波注入量不達標,不予驗收送電。
(5)由于電弧爐煉鋼技術經濟優越性,電弧爐的用量日益增多,已成為縣級電網中的主要諧波源。而且,這部分用戶大都是個體加工戶,抑制諧波設備投入不夠,應加大管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