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太陽能產業將會出現冰火兩重天的境況。”伯恩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至國向記者透露,光伏企業在未來5年內發展恐明顯放緩,但光熱太陽能卻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太陽能光熱產業加速“進城”
據本報記者了解,以往太陽能熱水器市場主要集中在農村,沒有強制性的準入制度,門檻較低。在“家電下鄉”政策驅動下,農村市場現已基本飽和。
近兩年,我國二十多個省市先后出臺了“新建住宅強制安裝太陽能”的規定,加快了太陽能光熱產業“進城”步伐。“我國適合城市使用的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的發展明顯滯后,歐美市場95%應用平板太陽能,預計未來我國也將向這個方向發展。”伯恩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剛告訴本報記者。
中國農村能源協會太陽能熱利用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太陽能產業聯盟理事長羅振濤教授認為,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技術主要包括四個方面:蓋板技術、吸收吸熱技術、保溫技術、裝備技術。江蘇、安徽、天津、秦皇島各地做技術的不少,但都處于摸索階段。雖然伯恩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整版成型,高壓發泡保溫性能大大提升,解決了該行業中的一些技術難題。但對整個行業來說,技術問題的解決有待時日。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平板太陽能占據市場份額19%,伯恩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營銷總監王大年認為,今年有望達到35%,未來將超過50%,未來5年,是平板太陽能的最佳時機,前提是必須把技術難題解決好。
平板太陽能市場“三足鼎立”商業模式難統一
記者了解到,包括萬和、A.O.史密斯、美的在內的傳統家電企業為實現向復合能源的轉變,意欲進入平板太陽能領域。曾在真空管太陽能領域折戟的美的,目前正與伯恩展開關于平板項目的ODM合作。至此,這些大鱷們將和五星、鵬桑普、嘉普通等專業平板太陽能企業,以及上馬平板項目的傳統太陽能企業共同構成平板太陽能市場的三股重要力量,共同爭奪太陽能城市市場。
中央黨校“超越之路”課題研究員吳曜圻告訴本報記者,我國在低溫端熱能產品的應用規模已達世界一流,具有向高溫端熱能產品發展的動力,市場巨大。這對企業來說,既是機會,更是挑戰。
“未來的困難不容忽視。平板太陽能在國內尚處起步階段,還沒有形成真正的市場需求,很多市場行為需依賴政府引導和政策激勵。”劉至國等業內人士認為,平板太陽能更多的市場需求來源于工程項目,與傳統的零售渠道完全不同。目前的城市工程市場還沒有成熟的渠道結構和售后服務體系。相關建筑一體化標準的缺失,也使得不少平板太陽能企業在與建筑開發商、設計單位合作時溝通不暢,無法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