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定而動 全面推進
今年初,國網資陽供電公司就對年內智能電表換裝工程進行了充分的“熱身”, 制定“月度協調機制”,3月底制定智能電表及配套采集項目里程碑計劃,4月完成物資需求計劃提報,5月完成監理和施工非物資計劃提報,實施過程中實行“七個統籌”,即項目建設與農配網工程、移動網絡建設、營配數據貫通、指標管控提升、營銷業務管控中心建設、優質服務、物資管理和財務管控等統籌協同推進,同時保持與省公司項目管理部門的溝通和協調,得到充分的管理指導和技術支撐。
2010年,國網資陽供電公司開始啟動安裝智能電表,到2014年底換裝了23萬只。今年年初開始,該公司加快了智能電表換裝的步伐,組織工作有序推進,營銷系統參與智能電表換裝工程,各項目管理組建立“微信交流平臺”,所有參與者都通過網絡適時開展交流和討論,傳遞技術信息,發布技術培訓資料。該公司每天通報各單位工作進度,及時調整評價指標和工作重點,讓每一個人對業務工作內容都了然于胸。對于一些可以預見的問題,項目管理部門成立了技術攻關小組,先后解決了智能電表檔案重復錄入、子公司表計電價改動、采集器和集中器設備兼容以及用電采集信息系統的深化運用等課題。
為確保財物管控有效,國網資陽供電公司指派4名財務總監提前介入各區縣供電公司工作;增設的優質服務專責在推進過程中發揮監督員的積極作用。該公司領導到片區檢查工作時,既是施工現場安全員,還當起了智能電表講解員,一邊督促施工安全和質量,一邊耐心地為當地村民講解智能電表的好處和使用方法。村民劉大爺笑著說:“聽你這么一說,我就懂了,以后用電就方便多了,用多少錢明明白白的,還不用每月跑到供電所交電費了。”
集群攻堅 多重兼顧
根據測算,2015年國網資陽供電公司要更換70多萬只智能電表,需要1650名安裝人員每天工作八個小時,60名工作人員走SG186系統流程。
6月4日,簡陽市賈家鎮團合村7組,由國網資陽供電公司下屬的區縣供電公司派出的5支安裝隊伍同時進駐該村,開展智能電表及配套采集裝置示范性安裝行動。每支安裝隊伍將連續換裝10只農村客戶電表,在換裝過程中,全程錄像和計時,包括物資出庫、現場踏勘、工程實施、186系統建檔、竣工驗收等環節均有項目組人員監控和指導。項目實施組楊智勇說,這種切片式的示范安裝可以在短時間內全面真實地收集到換裝過程中各項數據,包括人工、材料、時間等可以量化的成本和流程、物資、質量、后臺管理等程序的取樣,通過控成本、掐“動作”,形成參照樣本,為下一步全面鋪開表計換裝做出一套標準模式。
基于對整個工程的各項指標和時限進行評估測算,國網資陽供電公司明確提出11月中旬完成智能電表換裝工作。為了做到又快又好,該公司下屬4個縣級供電公司通過樣板模式,摸索出自己的一套辦法。國網簡陽市供電公司提前入場踏勘和登記,臺區客戶明細和安裝線路圖的電子文檔傳送給施工人員,預先完成表計裝箱工作;國網安岳縣供電公司增加“現場安裝三張表”, 即現場安裝客戶信息表、工程輔料表、廢舊材料處理表,有效減少失誤率;國網資陽市雁江供電公司持續出動安全巡查隊,定期通報,對各施工隊伍實施動態考核,做到安全推進;國網樂至縣供電公司與施工單位簽訂了“防串戶”承諾書,確保施工質量,有效減少施工中的人為質量事件。 來源:四川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