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機、上網課、做CT、工廠正常運轉、電梯有上有下……今天的社會運轉、人們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電能的推動。為此,電力被稱作經濟社會發展的血液,是當下最重要的能源。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山大溝深,以前一臺放電池的收音機就是了解外界的最快方式。隨著祖國的強大,電力系統規模逐漸變大,過去夜晚只能仰望星空的草原和戈壁,今天也有了燈光。
如今,在青海農區,大棚里有了電動設備,電子傳感器能實時了解棚內的溫度、濕度;牧區,電燈、電話、洗衣機等電器一應俱全,牧民一部手機了解天下事。不僅如此,青海一塊光伏面板實現了脫貧到致富的轉變;一張電力圖譜為城市區域、企業發展把脈問診;通過大數據,一場綠色算力的“大戲”正在青海各地悄然上演。
電力給了青海發展的希望,但這還不是全部。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是青海電力發展的方向,依靠電能,發展能源產業才是青海要走的道路,而這其中,不能忽視的是電網建設,因為電網是能源發展的骨架。
借力數字化,青海電網正在“強筋健骨”。今天,無人機的推廣應用只是青海智慧電網運用的一角,借力打造新質生產力,青海智慧化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并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深入廣泛應用,傳統電力系統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高效消納清潔能源、打破電源與負荷界限,形成大基地大網絡與微系統微電網并行、源網荷儲協同的新型電力系統,為打造統一的電力市場、平等服務全社會提供新的保障。
不僅如此,青海以堅強電網建設為支撐,以服務清潔能源并網消納為著力點,深化數字化技術應用,促進能源與經濟、環境協調發展,推動能耗“雙控”逐步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融合應用區塊鏈、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型數字化技術,創新電力系統數據應用,助力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
如今,青海正在深度融入和服務“東數西算”工程,大力發展“綠色算力”,全省如火如荼發展的綠色能源、智慧電網建設將為“綠色算力”做好強大支撐,并為青海未來能源產業發展創造更多可能。

《青海日報》(2024年08月02日 第5版:青報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