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鋰資源分布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24 年發布的數據,世界鋰資源量約為 1.05 億噸,鋰儲量 2800 萬噸,主要分布在智利、澳大利亞、阿根廷、中國,分布比例見圖
2023 年全球鋰礦資源儲量分布 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USGS, 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23
根據 USGS 的推斷,2023 年全球鋰礦產量(以鋰金屬量計)約 18萬噸,按當前鋰資源儲量計算,靜態可采年限 156 年。從這個角度看,鋰礦資源儲量較為豐富。全球鋰資源主要是鹽湖鹵水型鋰礦(67%)和硬質巖型鋰礦(33%)。鹽湖鹵水型鋰礦生產周期長,產能保障率差,而且主要分布在高原,交通不便,配套設施建設困難。鹽湖鹵水型鋰礦資源分布集中,以智利和阿根廷最為豐富,綜合利用價值高,提取成本較低,是全球主要可供開發利用的鋰資源。硬質巖型鋰礦床分布廣泛,其中澳大利亞的硬巖鋰資源最為優質。個體參與競價。
中國鋰資源分布 從儲量上看,中國鋰資源較為豐富,2023 年的儲量占比 11%,位列全球第四。根據中國礦產資源報告,鹽湖型和硬巖型的鋰資源在我國均有分布,其中鹽湖型鋰資源占比達到 80%以上,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等地;硬巖型鋰資源主要分布在四川、新疆、江西、湖南 4 省,四川鋰礦尤為豐富,根據《2022 年全國礦產資源儲量統計表》,全國氧化鋰儲量為 635.27 萬噸,四川鋰資源分布四川氧化鋰儲量為 135.03 萬噸,占比21.26%。主要集中在甘孜州的甲基卡和阿壩州的可爾因兩大礦田。分類型來看,鹽湖鋰資源占比較高,但由于我國大部分鹽湖的鎂鋰比高,提鋰較為困難,其生產成本相比南美鹽湖沒有競爭力。硬巖鋰方面,鋰輝石礦山主要分布在四川,總體開發程度較低,后續發展空間較大。四川鋰輝石礦分布集中,平均品位約 1.30%-1.42%,主要分布在馬爾康、金川、康定、雅江、道孚等縣。川西一帶偉晶巖型鋰礦主要發育于松潘-甘孜造山帶東緣,其包含甲基卡、馬爾康、黨壩、扎烏龍等礦床,形成了四川特有的金川-馬爾康成礦區和康定-道孚成礦區,代表鋰礦有“甲基卡礦田”和“可爾因礦田”,該區鋰礦都產于花崗偉晶巖脈中,成礦母巖為二云母花崗巖。花崗偉晶巖脈為鋰礦的賦存和載體,脈體受構造、地層等的控制,鋰礦脈 3~450 m 不等,平均 30~50 m,厚度 3~21m 不等,平均約 3~5m,資源儲量豐富,
四川主要硬巖型鋰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