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目前,國內有近30個“光熱+”大基地項目正在快速推進,其中約20個項目正在建設,部分項目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總體來看,在首批示范后陷入沉寂的光熱發電正迎來新一波發展熱潮,光熱發電和熔鹽儲能兩種技術均在快速發展。
多位受訪人士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當前新能源全面平價上網的條件下,新能源大基地中光熱配比較低,光熱性能發揮有限”“光熱發電項目高質量發展,需按照市場化方式確定上網電價”。
行業逐步規范
光熱發電項目投資大、建設周期長,與光伏相比受關注程度偏低。但近兩年,在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政策引導下,光熱發電市場逐漸欣欣向榮。
今年,國家能源局通知提出,力爭“十四五”期間,全國光熱發電每年新增開工規模達到300萬千瓦左右。各省市規劃了一批風光熱大基地項目,并陸續開標開建。如今,國家能源集團、中國電建、三峽集團、中廣核集團、中國能建等央企均在建設光熱發電項目。
近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2023年能源領域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涉及光熱發電、熔鹽儲熱的相關標準共有13項,比如《風電光伏與光熱一體化發電項目規劃報告編制規程》《風電光伏與光熱一體化發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規程》《太陽能光熱發電站環境保護技術監督規程》《太陽能光熱發電站汽輪機技術監督規程》《太陽能光熱發電站集熱系統技術監督規程》《太陽能光熱發電站儲熱換熱系統技術監督規程》等。業內人士認為,上述標準的修訂將規范光熱行業發展,避免技術亂象。
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政策、企業正在合力促進光熱發電行業高質量發展。我國光伏、風電在經歷了長期補貼激勵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后成本逐漸下降,光熱發電目前尚未形成規模效應。通過首批示范項目建設,國內光熱發電行業初步實現了設備材料的批量化生產和生產工藝流程的優化,但由于國內光熱電站裝機規模較小,光熱發電成本依然較高。
“價值打了折扣”
談及光熱發電目前遇到的困難,業內人士認為,關鍵在于“政策”和“成本”問題。一位央企相關人士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直言,目前風光熱一體化項目開發時,光熱發電按照當地燃煤發電基準電價上網大多虧損,需要通過風電和光伏發電的利潤空間來彌補,地方政府依據開發商能夠接受的最低投資收益確定光熱與風電和光伏的容量配比,光熱建設方案并非最優技術方案,削弱了光熱靈活調節的優勢。
“雖然光熱的價值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但是由于尚未形成規模效應,且沒有經歷長時間的補貼激勵,現階段成本仍然較高,也導致光熱發電在多能互補項目中裝機占比較小。”浙江可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建祥對《中國能源報》記者分析,目前光伏和光熱的配比在6:1-9:1之間,并不能完全滿足風光大基地自我調節需求。
金建祥認為,降低光熱發電成本,一方面要靠規模擴大;另一方面,技術創新尤為重要,希望同行能夠更多關注技術創新。
“如果當前的發展勢頭保持下去,同時推動新技術逐步走向應用,光熱發電成本快速下降指日可待。”金建祥表示,未來光熱發電的單機規模將快速擴大到20-30萬千瓦,預計經過3年左右時間,光熱發電成本將降到0.6元/千瓦時以內,考慮到其自帶儲能的特性,這一成本將具有競爭力。未來,在多能互補項目中,風電、光伏、光熱配比將達到1:1:1,從而使光熱的調峰性能得到保障。
針對光熱價值打折扣問題,上述央企相關人士建議,有條件的省份和地區可研究出臺財政、價格、土地等支持光熱發電規模化發展的配套政策,提前規劃百萬千瓦級、千萬千瓦級光熱發電基地,率先打造光熱產業集群。
上網電價與供求關系掛鉤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原副院長孫銳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現在的光熱發電行業已經按照市場化方式發展,但光熱發電項目上網電價并沒有按照市場化的方式確定,導致在項目開發的競標中,也并沒有按照完全市場化方式進行。
孫銳直言,目前對于光熱發電項目,電網公司是按照當地燃煤發電的基準電價結算,超出燃煤發電基準電價部分的成本無法通過上網電價回收。在這種情況下,采用多能互補一體化項目的方式,為光熱發電搭配風電和光伏發電,通過風電和光伏發電的利潤空間來彌補光熱發電的虧損。這種建設方式帶動了光熱發電的市場需求,有效緩解了光熱發電產業鏈的生存危機,不失為一種權宜之策。然而,在一體化項目中,光熱發電是虧損的,開發商為了達到合理的投資收益,不得不減少光熱發電部分的投資,致使光熱發電聚光集熱系統的規模大大縮小,造成光熱發電的性能大打折扣,喪失了長時儲能的技術優勢。因此,為使光熱發電得到健康的發展,在新型電力系統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建立光熱發電項目的成本傳導機制是當務之急。
“以上網電價為標的,通過市場競爭確定光熱發電項目的上網電價和開發商,有利于降低光熱發電成本、激勵相關企業的技術進步。由于光熱發電項目電站內部系統配置非常靈活,不同的系統配置決定了光熱發電機組的性能差異和發電成本的高低。”孫銳認為,要在招標前通過系統研究確定光熱發電在系統中的功能定位,并將對機組的功能要求寫入招標文件中,在滿足招標文件技術要求的前提下,上網電價最低者中標。通過招標確定的上網電價需要向后端傳導。此外,要使上網電價與供求關系掛鉤,根據受端電網的峰谷分時電價模式,確定電源的上網電價系數,充分利用價格機制激勵電源參與系統調峰,降低系統的調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