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14年來,這名曾經年輕氣盛的小伙子,現如今已成為一名淡定從容、技藝超群的電氣工程師。他多次挑起重大設備檢修、技術攻關的重擔,常年奔走在企業安全生產一線。今年,他獲得了韓城市金牌工人榮譽稱號。
堅持巡檢,消除安全生產隱患
作為公司生產管理部的一名電氣工程師,張楠主要負責全廠區供配電、電氣設備維修維護等工作。
每天對廠里的設備進行巡檢對他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早上8時,在班前會給班組成員布置完工作后,張楠便開始了一天的巡檢工作,對全廠電氣設備安全隱患進行排查。
“剛來單位的時候覺得自己在大學所學的理論知識足夠應對現場工作,可一看到這些陌生的電氣設備我傻眼了。”回想起剛開始巡檢工作時,現場工作給他上了沉重一課,他不敢馬虎,在巡檢時邊工作邊做筆記,下班后不斷回憶巡檢要點,提升自身工作能力。
“巡檢”看似簡單,但多年風雨無阻定時定點堅持下去卻十分困難,張楠不但堅持住了,還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他在巡檢過程中發現大小隱患1600余項,改造改進386項,為設備安全平穩運行作出了突出貢獻。
張楠檢查設備。
技術改造,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在日常工作中,張楠十分注重電氣設備檢修細節,每次進行完設備檢修維護工作后,他都會將名稱、控制設備、開關、故障原因、操作程序等有條理地記錄下來。
2021年9月,張楠和團隊成員在檢修過程中發現循環水泵、廢鍋給水泵、冷水泵等設備都不同程度存在功率因素偏低問題,用電量較大,設備運行成本較高。
他帶領團隊成員在不改變工藝要求的情況下,對循環水泵等9臺設備進行了改造,改造后每年節約用電量約251萬度電,合計電費約125萬元,達到了節約能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有時候一個問題嘗試了成百上千次,依然沒有頭緒和進展,但是再難的問題,只要一點點‘啃’,總能悟出個道道來。”張楠說。
言傳身教,培養更多技術骨干
身為公司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如何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讓他們發揮出最大能量、不斷創新創效、提高自身技術水平,這是張楠一直思考的問題。
張楠采取“師帶徒”方式帶領成員開展創新工作,對班組長進行專題培訓和計劃考試,依托變配電圖紙、電氣設備原理圖,對照現場設備給員工進行實操指導和理論知識講解。
在工作現場,張楠經常對新入職職工就某些機泵、設備的操作進行培訓,如設備的正確啟停步驟,大型機組在啟、停應該注意的操作事項,機泵在運行中應該著重巡檢的部位以及發生故障的判斷和處理方法。通過理論與實踐培訓,職工的業務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遇到問題能準確判斷并及時處理。
“成績只屬于過去,不能說明當下,更不代表未來。”張楠說,要堅持學習新技術、新理論,把創新的目光瞄準生產前沿,為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電氣人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