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是指通過物理、化學手段,將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量存儲起來,需要使用時轉化為電能釋放,可被理解為大型“充電寶”。根據技術原理不同,儲能可以分為物理儲能和化學儲能。
相比以抽水蓄能為代表的物理儲能,以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等為代表的新型電化學儲能具有環境適應性強、靈活高效、便于配置等特點。
今年我國儲能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5吉瓦時(GWh),至2025年儲能產業規模有望突破1萬億元。專家指出,發展和應用儲能技術,可從根本上突破傳統電力生產和消費必須“即發即用”的限制,對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意義重大。
武創院先進電化學儲能技術研究所由中科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程時杰擔任首席科學家,聚集華中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強電磁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創新資源,以及武漢瑞科美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等產業資源,將圍繞新型電化學儲能關鍵技術、儲能系統安全與消防等領域開展創新研發和產業培育。
中國科學院院士程時杰為武創院探索先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新路徑、新模式的務實舉措點贊。他說,希望團隊依靠武創院平臺,匯聚各方資源,開發出更多質優價廉、安全環保的電化學儲能新產品,為我國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按照計劃,未來5年,武創院先進電化學儲能技術研究所將建設“四中心一平臺一智庫”,即新型電化學儲能材料與器件研發中心、儲能電池系統安全與消防研發中心、儲能電池全生命周期管理開發中心、儲能系統配置與控制研究中心、電化學儲能分析與測試平臺和先進儲能產業發展戰略咨詢智庫,并在漢孵化一批電化學儲能創新型企業,助力湖北崛起千億級新能源特色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