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車翻斗起落、裝卸車輛穿梭來往、運煤車輛滿載待發……近期,首個裝滿新疆地區煤炭的專列停靠廣元,標志著“引煤入川”的新一條通道成功開辟。
“引煤入川”通道實現突破
備戰迎峰度夏電煤保供“硬仗”
而這一次“引煤入川”通道的突破則體現在“自主”二字。據了解,本次進入四川的新疆煤炭專列,從坑口采購、站臺布局到鐵路運輸,再到下游電廠的運送全部實現四川的自主可控,開辟出了一條四川能源保供的“黃金通道”。
作為四川省商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四川省物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大宗物資全流程供應鏈集成服務平臺,四川省智匯物流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匯供應鏈”)主動承擔起四川能源保供重任,打造煤炭板塊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成功打通新疆煤炭汽運至甘肅中轉,并通過鐵路發運回四川的運輸關鍵節點,形成從坑口到站臺,從產區到用煤企業的全鏈條服務體系。
“去年以來,我們對新疆煤炭的外運情況進行深入調研,對新疆煤炭入川的站點開辟、運力組織與運行方式進行謀劃,充分調動公鐵聯運、鐵鐵聯運等多渠道運輸方式。”智匯供應鏈總經理助理王瑋介紹,最終調研組發現新疆煤炭在甘肅中轉后進入四川,不僅能優化“引煤入川”的運輸節點,還能更快地將新疆區域的優勢礦產資源轉換為經濟優勢。
為了提前應對極端天氣帶來的用電高峰,四川對煤炭的需求更早地提上了日程。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夏季,罕見的高溫干旱讓四川1.3萬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因缺電被迫按下“暫停鍵”。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火力發電能夠迅速補位,緩解高峰時期的電力緊缺。冬春以來四川已完成發電蓄水任務,做好電煤儲備,避免再次缺電造成沖擊。
據了解,2023年國家能源集團新疆公司專門為“疆煤外運”車輛開辟了綠色通道,實現專車帶道、專用煤場、專用鏟車,使煤炭外運效率極大提速。在此背景下,有著穩定終端合作企業的智匯供應鏈,帶著國能金堂電廠、天明電廠、川投川南電廠等眾多企業的用煤需求,在推進“引煤入川”項目時更有底氣。
提前布局煤炭倉儲基地
300萬噸電煤背后的責任與擔當
隨著“引煤入川”關鍵節點的突破,智匯供應鏈還將在全省開始布局煤炭倉儲基地,根據電廠的用煤需求完成能源的供給與輸送。
“聚焦關鍵節點建設,我們在甘肅瓜州、玉門等地設置煤炭中轉倉,還將在川北、川東北、川南三個電廠相對集中的區域設置靠近用戶的儲配煤基地,相關項目將在今年6月落地。”智匯供應鏈相關負責人透露,隨著煤炭發運通道的打通,儲配煤基地的投建,將從北方資源大省引入300萬噸煤炭,緩解川內發電企業的用煤缺口。
此外,四川已與新疆能源集團、新疆廣匯能源、中鋁寧夏能源集團、天池能源、陜煤集團等大型煤炭資源型企業開展深入合作,為“引煤入川”項目做好強力保障。
據介紹,除了為四川能源做好煤炭“量”的保障之外,這條自主的“引煤入川”通道,還將為終端的用煤企業帶來價格上的優勢。“煤炭集中采購、運輸全程自主可控,能夠將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為終端企業減少部分能源采購成本。”王瑋表示,這條通道既回應了用煤企業“能不能買到煤炭”的訴求,也直面“能不能買到更低價的煤炭”的追問,更展現國企在四川能源保供工作中的責任與擔當。
連日來,“引煤入川”項目組捷報頻傳。“截至4月底,我們的煤炭板塊實現銷量超40萬噸,相關交易覆蓋西南地區,也為提升‘疆煤外運’能力貢獻了四川力量。”王瑋補充道,隨著“引煤入川”甘肅地區關鍵節點的打通,新疆-青海-四川這樣的一條備用線路也時刻待命,做好能源保供準備。
據悉,隨著物流節點布局順利推進,“引煤入川”規模還將持續擴大,在四川省能源保供工作中進一步彰顯智匯供應鏈的力量。這也意味著,“引煤入川”項目在做好四川能源保供的前提下,還將不斷擴大新疆優勢資源保供的“朋友圈”,進一步有效填補西南區域的煤炭需求缺口,實現煤炭戰略儲備,為西南地區的煤炭供應和能源安全增加一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