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正好。在孟津區城關鎮智慧高效農業示范園內,國網洛陽市孟津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完成設備檢修后,園區有關負責人楊元濤輕點手機,霎時,數十個高壓噴灌裝置一齊作業,讓正享受“日光浴”的青青麥田實現了“喝到飽”全覆蓋。
瞧,電力助力智慧農田這樣“喝水”
春光正好。在孟津區城關鎮智慧高效農業示范園內,國網洛陽市孟津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完成設備檢修后,園區有關負責人楊元濤輕點手機,霎時,數十個高壓噴灌裝置一齊作業,讓正享受“日光浴”的青青麥田實現了“喝到飽”全覆蓋。
楊元濤是城關鎮賈滹沱社區的一名返鄉鄉賢。眼下正是麥苗拔節期,如何對眼前的近500畝麥田進行高效灌溉是他心中的頭等大事。去年,他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2000畝地,實施智慧高效循環農業建設。對智慧農田來說,供電如同“供血”,只有把電送到田間地頭,才能讓智慧農田系統高效運轉。
而在這背后,少不了當地“電力雷鋒”的多次協助。今年52歲的陳智衛是國網洛陽市孟津供電公司麻屯供電所常袋服務站的一名員工,也是常往這片農田跑的人之一。
“人民電業為人民。”陳智衛說,得知楊元濤的需求后,他及時向上級申請并與村中協商,通過電力先行讓老機井重新啟動,春耕春灌得以順利開展。
通電只是第一步。陳智衛和同事還開展日常現場勘查、設備檢修、安全宣傳等多項延伸服務,這無異于雪中送炭,讓楊元濤打心底里感激。
斜挎工具包走在田間地頭,只是陳智衛日常工作的一個縮影。從事電力行業37年,陳智衛在2006年成為國網洛陽市孟津供電公司“電力雷鋒”志愿服務站志愿服務隊的首批隊員之一。
如今,他負責解決附近15個臺區1萬多人的日常用電問題。電是百姓生活的必需品,他在外出到居民家作業時,習慣在后備廂里備上幾個燈泡。一旦村中孤寡老人遇到“燈不亮”故障,他便及時維修并義務換上新的燈泡,當好“光明使者”。
“老師傅們不僅在技術上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也在志愿服務上不斷引領我們年輕人。”說這話的是張津,今年30歲。2015年,他入職國網洛陽市孟津供電公司。受前輩熏陶,他也加入了志愿服務隊,積極參加各類志愿服務,在其日常負責的農業用電服務領域解決農戶的急難愁盼。
“‘電力雷鋒’志愿服務站成立于2006年7月,至今已經有17年了。”國網洛陽市孟津供電公司黨委黨建部副主任郭娟娟說,該服務站主要由營銷服務和運維檢修2支志愿服務隊組成,現有隊員149名,其中年齡在35歲以下的一線青年職工有104人。
17年來,“電力雷鋒”志愿服務站志愿服務隊隊員忠誠履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累計受理各類求助電話7.8萬多個,提供現場服務5萬多次……從低壓搶修服務、扶危助困、愛心奉獻到助力鄉村振興、清潔能源建設等,繪就了孟津人美好生活的幸福底色。
據悉,該公司先后獲得河南省“脫貧攻堅先進單位”、“十三五洛陽最具社會責任感企業”、“國家電網公司先進集體”等榮譽,入選近日省委宣傳部公布的第八批河南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