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光
“小白”的華麗逆襲
一個二十出頭的小伙子來到國網山東電力超高壓公司,他叫馮新巖。
他剛剛從山東省電力學校畢業,背包里裝著中專學歷證書,同入職的其他年輕人有研究生、本科生,他沒有自卑,而是選擇了迎風逆襲。工作中,他勤學巧干,下班后,他伏案苦讀。
他精心打磨每一片業余時間的碎片,默默蓄力,悄悄拔尖。
2003年,他在省級技術比武中嶄露頭角,2007年,他考取了山東大學的大專學歷,接下來的幾年,他的人生仿佛“開了掛”,本科證書、碩士證書統統拿下,與此同時,在專業比賽中屢獲佳績。
2019年他成為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校外實踐導師,2021年他成為國家電網首席專家。
光,沒有界限。
他不設限的奮斗青春自帶光芒。

守護光
“名醫”的“手到病除”
當下,電,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又不可或缺,那么,問題來了,源源不斷的電能如何保障可靠供應呢?馮新巖的工作,就能解答這個問題。
我國的資源分布不均,大規模的西電東送、北電南供成為最優解。源源不斷的電能需要大國重器的輸送,超高壓、特高壓工程應運而生。
馮新巖的主要工作就是守護特超高壓變電站的設備安全,又被稱為“電網醫生”。
特超高壓變電站的設備高達六七米、重達幾十噸,這些“大家伙”如果“生病”,一般人可看不出來,更別說“醫治”了,馮新巖的過人之處就在于他通過總結出的“望聞問切”,總能精準“診斷”設備的健康狀況。

23年來,他因給大國重器排查“未病”,避免經濟損失超10億元。
有人說他是天才,然而,他并非天賦異稟,絕活練就的背后是他付出了超于常人的努力。
2016年他曾用七個月的時間走遍了山東、江蘇等五省的數十座特超高壓變電站,通過對上萬條原始數據的精確分析,將設備檢測準確率從不足50%,提升到近100%。

成為光
照亮更多可能
多年來,馮新巖扎根一線,不僅埋頭苦干,更懂得抬頭巧干。
他發明創造的工器具廣泛應用于電力一線,獲得國家專利20項,主編行業標準9項,以他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成為行業人才的“孵化器”。
他的手機號成為行業專家號,一年365天保持開機狀態,幾乎每天都為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之問答疑解惑。
他培養的十幾名徒弟在賽場摘金奪銀,在一線成長成才。

他不僅用光照亮專業,還用心里的光點亮公益之燈。
2022年10月16日,馮新巖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赴京參會,把山東電力鐵軍的風采帶到人民大會堂,會后,又馬不停蹄地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在很多人眼里,他早已成為光。他卻說,只想照亮更多的人。如果光有顏色,一定是黨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