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國網廈門供電公司營銷部對年內計劃竣工的“零投資”電力外線工程逐項倒排進度,以確保全部按進度建成。
“工程建設預算60萬元左右,最終只用不到25萬元。”今年上半年,廈門一企業的新變壓器正式投用,該公司負責人說,“工程節約不少費用,而且‘一趟不用跑’。”
近日,另一家企業負責人也喜上眉梢,因為該企業的整個電力外線工程項目,實際費用比預算總計節約了178.46萬元。
讓上述企業享受實惠的,是廈門在全國首推的用電申請容量在1250千伏安及以下的中小微企業外線工程建設“零投資”政策。據悉,該政策落地實施以來,切實為實體經濟降本、減負、增效。截至目前,已累計為當地中小微企業節省建設成本1800余萬元。
據介紹,今年以來,在廈門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發改、工信、財政等部門再次加大惠企政策力度,明確全市范圍、全容量10千伏及以上電力客戶外線工程由政府出資,實現客戶外接電力設施建設全面“零投資”,僅此一項預計一年可為企業節省3.6億元。
與此同時,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在成立電力營商環境研究中心、開展營商環境前瞻性研究,累計推動11批共43條舉措納入市級任務清單,政企協同推動多項創新舉措落地等的基礎上,還在福建省首創“用電整體租賃”模式,為企業紓難解困。據統計,該模式可平均為用戶節省時間40%、節約費用30%。
例如,在廈門翔安機場施工過程中,因用電項目大、工期緊、布點多,特別是整個工程需要20多臺施工箱變,箱變的運行維護、完工后的資產處置一度成為項目方的困擾。“‘用電整體租賃’模式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項目負責人說,這一模式從開始的供電方案辦理,到最后的竣工驗收送電全程服務,“省錢省時省力,項目完工后設備直接回收,困擾的資產處置問題也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