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掃一掃,就能用電,真是太方便了!而且電力足,用大號的‘水老虎’完全沒有壓力,也不用擔心澆水不均的問題了。”8月12日,在界首市泉陽鎮范莊村,國網界首市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和種植“專家”張貴夫使用機井共享電表澆灌玉米地,感受到共享電表的便利性,張貴夫臉上樂開了花。

國網界首市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和種植“專家”張貴夫使用機井共享電表澆灌玉米地。李波供圖
說到農作物的種植,張貴夫是遠近聞名的“專家”,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自己一直在農村發展,不出遠門,幾十年來積攢下來的種植經驗比較豐富。張貴夫說:“近期天氣持續炎熱,土地干旱,嚴重影響了玉米‘傳粉’,現在不澆灌,會造成玉米減產,到10月收獲玉米時,又要有人抱怨種子品種不好,其實就是澆水不及時,‘粉’都熱壞了,才出現的減產。現在的玉米地都比人高了,澆水很難,玉米地里又悶又熱,很容易中暑,不能深入。當地農戶最流行的澆水辦法就是把水泵接到電瓶車的電瓶上,但是電瓶力量有限,出水力氣不大,中心地帶就不容易澆透,現在共享電表,澆玉米就簡單多了。”
共享電表是國網界首市供電公司2021年開展的電力便民項目。項目投運前,國網界首市供電公司為地頭的機井都通上了電,但是在實際的灌溉中,仍然有部分農戶不使用近在咫尺的電源,還采取傳統的方式澆水。“早些年,供電公司在地頭上安裝了變壓器和機井電表箱,但是給每家每戶在地頭安裝一只電表專門用來澆水計量是不現實的,每個機井臺區以村里的名義安裝了一只電表用來計量,大家澆灌莊稼共同使用,電費由村里統一支付,村民灌溉用電有多有少,村里管理起來非常不便。”范莊村主任李繼才向黨員服務隊介紹說,“自從共享電表安裝上以后,大家用電只需要用手機掃描表箱上二維碼,選擇電源插座序號,在手機上充值后該插座就能通電。結束時在手機上點擊‘結束用電’,電源自動斷電,系統會發送用電賬單到手機上,充值剩余的金額返還到用戶手機上。操作簡單,隨用隨掃,電費賬單清楚明了,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評。”
據悉,共享電表項目是國網界首市供電公司在打造鄉村電氣化示范點項目中的一項內容。2021年以來,界首供電公司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和上級供電公司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部署,結合農業特色發展結構,從鄉村電網現代化、農業產業電氣化、農村生活電氣化、公共事業電氣化、清潔能源多元化等五個方面入手,全面實施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