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1年冬季到2022年的夏季,要求央企保障供電的呼聲不絕于耳。
受復工復產加速以及持續高溫天氣的影響,近期,全國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近日,國資委組織召開了“中央企業迎峰度夏能源電力保供專題會”,督促做好迎峰度夏能源電力保供的工作,并指導中央企業全力奮戰迎峰度夏能源電力保供工作。
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進入夏季,多省份用電負荷達到歷史新高。
8月3日,山東電網全網負荷達10077.8萬千瓦,年內第6次再創歷史新高。7月25日,廣東電網統調負荷今年第一次創歷史新高,達到1.42億千瓦,較去年最高負荷增長4.89%。7月11日,浙江省最高用電負荷達到10190萬千瓦,創下歷史新高,7月12日13時,江蘇省最大用電負荷達到1.26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來自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7月15日,全國最高電力負荷達12.6億千瓦,當日發電量達285億千瓦時。
來自國資委的數據顯示,截止到7月12日,中央企業累計產煤5.7億噸,同比增產8.1%。電煤的中長期合同履約率超過了96%,向下游企業讓利超過600億元。“中央的發電企業強化電煤采購,持續提升電煤庫存,加強機組的檢修維護水平,提升機組的頂峰發電能力,全力應發盡發、多發滿發。”國資委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
截止到7月12日,電煤庫存量是1億噸,高于去年同期的3527萬噸,可用天數是24天,高于去年同期的8.4天,應該說電煤的庫存量也是保供的能力。
“這都是歷史同期的高位,機組非計劃停運和發電出力受阻情況均好于往年同期水平。今年上半年,中央企業累計發電2.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了2.2%。中央電網企業強化電網互濟資源能力,用好用足全網輸電通道,向華東、華中、西南等用電緊張的區域支持電力2000萬千瓦。”彭華崗說。
在關鍵時刻,中央企業把能源電力保供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發揮了“壓艙石”“頂梁柱”作用。
在“中央企業迎峰度夏能源電力保供專題會”上,國資委要求,煤炭企業要加快釋放先進產能,發電企業要提升頂峰發電能力,電網企業要加強資源統籌、推動余缺互濟,共同打好打贏迎峰度夏能源電力保供攻堅戰,同時做好今冬明春能源電力保供備戰工作。
同一會場,接到任務的企業包括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國華能、中國大唐、中國華電、國家電投、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華潤電力等10家能源企業。
發電企業利潤增長
經歷了2021年冬季的煤電供應緊張,煤炭和發電企業都在進一步挖掘自身的產能。
神華集團人士向記者表示,去年神華落實國家能源集團保供具體工作要求,充分發揮煤電運化產業鏈一體化運營優勢,各產業協同發力,圓滿完成保供任務,充分發揮了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
他向記者列出了一組數字,2021年,我們煤炭產業深挖潛能全力增產增供,全年煤炭產量 3.1 億噸、增幅 5.3%,煤炭銷售量 4.8 億噸、增幅 8.0%;電力產業堅決落實電網調令,應發盡發、穩發滿發,發電量增幅22.1%。
7月15日,中國神華(601088SH)披露202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兩項凈利潤預計均在400億元以上。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人士透露,截至2022年3月末,集團電力總裝機突破1.96億千瓦,清潔能源裝機占比62.4%,高出行業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2022年一季度實現利潤總額83.27億元、凈利潤59.50億元,均高于去年同期,在發電央企中繼續保持前列,高質量發展態勢進一步穩固。
在過去一年,中央煤炭企業全力增產增供增效,帶頭執行電煤中長期合同。實現各區域的余缺互濟、精準錯峰。
彭華崗表示,下一步,國資委將督促指導有關中央企業進一步提升頂峰供電能力,優化電力保供方案,強化保供措施執行,更好地發揮能源電力保供國家隊主力軍的作用,為維護社會穩定和經濟平穩運行做出更大貢獻。
“雙碳”仍將繼續
隨著電氣化的提升,用電需求的不斷上漲在我國仍將持續。
“在全國電氣化的進程持續推進的時間里,中國電氣化的步伐已經位于全球前列,2020年在我國終端能源消費比例中,電能占比接近30%,我們預計到2060年,這個比例將會達到70%。”埃森哲大中華區資源事業部總裁鄭子霆表示。
與此同時,新能源發電正在替代傳統能源發電。“為了實現2030年碳達峰的目標,光伏和風電裝機的規模合計要達到1200GW以上,我們預計在2025年、2030年,全國風機裝機分別達到400GW和580GW,太陽能發電裝機分別達到500GW和780GW。” 鄭子霆說。
他提供的統計數字顯示,在中國歷年光伏的新裝機中,分布式能源占比逐年呈上升趨勢,2021年上半年,光伏裝機共計14.1GW,同比增長22.6%,其中分布式新增裝機同比增長97.5%,集中式新增的裝機同比確實下降了24.2%,分布式光伏首次超越了集中式占比高達58.8%,成為新增裝機主要的來源。
與此同時,發電企業一邊頂峰發電,一邊實施“雙碳”戰略,開發清潔能源。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擁有中國第三大水電基地——雅礱江全流域水能資源獨家開發權,目前實施流域滾動開發戰略,2021年雅礱江中游電站陸續投產。
“近兩年,中國新增裝機100%為綠色清潔能源。截至 2021年底,清潔能源裝機占比 67%。面臨燃料成本大幅上升、行業利潤普遍嚴重下滑的形勢,合理的電源結構使得國投電力不僅圓滿完成了發電保供任務,也保持了較好的經營業績。”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內部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