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在我國具有特殊的戰略地位,做好新疆工作是全黨全國的大事。新疆電網在國家電網公司的大力援助下不斷發展,形成覆蓋面積最廣、電壓等級最高、交直流混聯的省級電網,在致力建設堅強電網、促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能源轉型等方面發揮了“先行官”“穩定器”的作用。
從空中俯瞰,從青青草原到大漠長河,一條條銀線穿越天山南北,一幅幅銀色畫卷連成一片。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交織出我國覆蓋面積最廣、電壓等級最高、交直流混聯的省級電網。
跨越之路 建設“堅強”電網
導線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2001年6月,首次送電跨天山,新疆主電網與巴州電網牽手。
巍峨的鐵塔、閃光的銀線,沿著絲綢之路延伸,勾勒出一幅“鐵塔傲比胡楊樹,銀線輝映天山雪”的畫卷。
2010年11月,建成投運首個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實現了新疆與西北電網互聯,破解了新疆電網孤網運行困局。
國家電網公司始終把援疆工作擺在突出重要位置,以戰略思維、全局觀念謀劃電網發展,先后出臺支援新疆20條、25條工作意見,新疆電網步入大跨越之路——
2014年1月,哈密南—鄭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建成投運,新疆的電能跨越2000多公里點亮中原大地,真正實現“能源空中走、電送全中國”的目標,新疆電網同時進入特高壓、遠距離、大容量的外送時代。
2016年11月,被稱為“電力天路”的伊犁—庫車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投運,750千伏主網架基本建成。至2019年6月,建成了“四環網、兩延伸”750千伏骨干網架。
2019年9月,世界上最高電壓等級、最遠輸電距離、最大輸電容量的準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式投運,成為新疆電網的靚麗名片。
2020年10月14日,阿勒泰-準北75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投運,750千伏主網架覆蓋所有地州,新疆建成全國最大750千伏省級電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電網公司累計完成新疆電網投資878億元,實現了750千伏全疆聯網、新疆與西北主網聯網、建成特高壓外送雙通道等諸多歷史跨越,有力促進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
今年,國家電網公司調增8項工程年度投資計劃,加大農配網投資,調增電網基建年度計劃12億元,新疆電網基建投資創“十三五”新高,全年國網在疆固定資產投資達165.76億元,比2019年增加16.34億元,增長12.9%。
惠民之路 彰顯為民初心
今年3月24日,一封按滿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馬爾洋鄉迭村全體村民手印的感謝信寄往國家電網公司。信中寫道,村里通了長明電,用上了電暖氣,建了磨面房,開了理發館,牧家樂也在裝修,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在喀什地區昆侖山深處的馬爾洋鄉,以前用電的困難外界難以想象:小水電一到枯水期就無法使用,冬季每天有效日照時間只有2小時,光伏板基本用不上。
電力短缺,給鄉民生活生產造成諸多不便。
通大網電,就是在云端鋪路,把電網架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之巔。2019年12月24日馬爾洋鄉通大網電,1.46億元資金落地見效,戶均投資近百萬,讓153戶農牧民享受到了穩定、持久的電力。
通大網電助力村民脫貧增收的例子不勝枚舉。在國家“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的南疆四地州,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是脫貧奔小康的最基礎條件。
為了讓南疆人民群眾早日用上大網電,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召開動員會,開展幫扶會戰,加快推進“三區兩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
2019年12月25日,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270項電網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比計劃提前半年,惠及農村居民264萬戶891萬人。
用“好電”,也要“用好”電,把“電讓生活更美好”從口號不斷變成現實。
“煤改電”讓取暖更加舒適、清潔。南疆是“煤改電”的主戰場,投資46億元的南疆煤改電(一期)配套電網工程在2019年南疆采暖季前建成投運,保障了32萬戶群眾溫暖、干凈過冬。
“以前燒煤,頭上和臉上都是煤灰,墻壁也熏得發黑,半夜還要起床加煤。”和田地區策勒縣托萬加依村阿力木江·巴熱提說起取暖的變化便剎不住話閘,“現在只要按下開關,方便、干凈還省錢。”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通過電網建設助力全面小康的路上,再遠的村,只要有人,大網電就一定會送達。
自國家電網公司3月15日啟動“三區兩州”、抵邊村寨配網工程百日攻堅行動以來,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奮力攻堅,6月底,總投資7.53億元、涉及9個地市259個村的抵邊村電網建設工程全部投產,2萬余戶村民用上了穩定可靠的電。同時,11項光伏行政村電網延伸、10個貧困縣110個村的供電質量提升工程也全部完成建設任務,讓各族人民群眾都過上亮堂、紅火的好日子。
清潔之路 促進綠色發展
藍天之下、戈壁之上,白色風機擎天而立、葉片飛旋,股股清風不斷轉化為涓涓電能,涌向遠方。
昔日,以歌曲《達坂城的姑娘》聞名的達坂城,是中國風電的搖籃。而今,已是我國最大的風能基地。
新疆的九大風區風能占全國風能蘊藏總量的37%,建設大型風電基地已成為國家“三基地一通道”能源戰略之一。
國家電網公司通過電網通道建設、電能替代等方式加快推動風能、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全面推進能源結構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
準東—皖南特高壓輸電工程使疆電外送能力達到2500萬千瓦,讓“追風逐日”有了更寬敞的“能源高速公路”,實現了“用新疆的一縷風、一束光點亮華東的萬家燈火”。
新疆還有覆蓋全疆的太陽能,日照時數2550—3500小時,太陽能資源總儲量約占全國的41%。
建電網通道,提服務水平。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全力護航光伏產業發展,750千伏大電網覆蓋南疆四地州,更有力推動了南疆光伏的開發利用。
2月1日,吐魯番海鑫光伏發電有限公司輸電線路出現故障,國網吐魯番供電公司迅速奔赴現場確診故障,經5小時奮戰,排除故障。
5月7日,國網哈密供電公司員工走進哈密市石城子光伏產業園區,詳細了解企業光伏發電情況,檢查輸電線路,為光伏產業發展提出積極意見。
6月3日,隨著調度合閘聯網的調令,阿克蘇地區首座光伏儲能電站一期項目正式并網運行。這一大型“充電寶”,將大大促進南疆地區新能源的消納。
9月3日,國網新疆經研院組織開展中核輪臺光伏發電項目接入評審工作,落實2020年光伏發電項目國家補貼競價工作,避免補貼資格逾期取消,推進光伏產業可持續發展。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調控中心綜合技術處副處長郭小龍介紹,截至目前,新疆新能源裝機容量超3000萬千瓦,2010年以來新能源累計發電超2700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1.1億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2.89億噸,新能源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讓新疆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從南北聯通到“四環網”的疆內網架增強,從750千伏到±1100千伏的電壓等級攀升,從“用上電”到“用好電”的生活質量提高,從火力發電到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的能源轉型,新疆電網在新時代的征程中,走出了建設大電網、展現大作為、開創大事業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