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表將全面取代機械電表,有效助力深圳智慧城市建設。
深圳新聞網4月24日訊(記者 黃思凌)智能化已成為當今一種不可逆轉的社會潮流。按照國家“十三五”規劃,2020年我國將全面進入“電網2.0”時代,實現智能電表100%覆蓋。
近日,深圳供電局將啟動全市最后1800余戶用戶智能電表更換工作,完成智能電網計量側基礎設施建設的最后一塊拼圖,智能電表將全面取代機械電表,實現讓客戶“用好電”,有效助力深圳智慧城市建設,推動新一輪高質量發展。
計費電能表產權屬于供電企業,供電企業負責對該資產設備的購置、安裝、更換等工作。據了解,從2016年開始,深圳供電局大力推進智能電表與低壓集抄建設。過程中,一方面是全力推進智能電表覆蓋工作進度,另一方面是加強智能電表科普宣傳,向客戶解釋電表5(80)A規格、電表準確計量的負荷范圍等疑問。兩年間,全市陸續完成了320多萬個智能電表的更換及低壓集抄覆蓋。目前,全市僅剩最后1800余戶未實現升級覆蓋。
智能電網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而智能電表是智能電網基礎數據的重要來源,通過大數據的應用可實現更好的客戶服務,讓客戶“用好電”。一是讓遠程采集的數據更客觀、更準確。通過電采系統,電力營銷業務系統能夠實時讀取客戶的電壓、電流、用電量等用電信息,通過大數據應用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例如可以更加及時準確地掌握末端用戶用電質量情況,及時主動解決低電壓等用電質量問題。二是可以讓用電故障發生時得到更快的響應;三是防止人工抄表帶來的人為差錯。
“換了智能電表后,我可以直接在手機上查看我家的用電情況,每日用電量一目了然,了解用電能耗情況。這是一種倡導節約用電的‘黑科技’。”福田某小區住戶孫先生說道。
據介紹,安裝智能電表以后,可以通過“南方電網”App了解自家能耗,更加清晰、方便地觀察用電數據,體驗每日用電量觀測、負荷監測、省電排名、歷史用電分析等功能;此外,智能電表可計量峰、平、谷分時電量,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用電習慣選擇階梯分時電價,例如有的低壓居民用戶用電習慣在谷期(0點到8點)用電,現行谷期電價是0.3377元/度(低壓居民用戶)。選擇階梯分時電價可能會比階梯電價實惠。另外,智能電表還為智能家居等高級應用做好準備。
據悉,智能電表從萌芽到發展至今將近二十年,技術水平成熟,在國內的使用量目前已突破4億只,相對機械表而言,其功能強大、防竊電能力強,然而不管是機械表還是智能電表,用電量的多少取決于用電人的用電行為。依法繳納電費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所以溫馨提醒市民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關注“耗電大戶”,養成良好的用電習慣,不要讓液晶電視機、機頂盒、電腦顯示器、變頻空調、路由器、微波爐、熱水器等電器長期處于待機狀態。家中長期無人用電時,建議斷開家里的總開關(總閘),或者斷開不必要的分開關或拔掉電源插頭,留下冰箱等必要的用電即可,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電量。
安裝智能電表以后,可以通過“南方電網”App了解自家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