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市英德連江口鎮連樟村曾是省定貧困村,2019年1月24日,記者走訪該村看到這里村容村貌已是煥然一新,全村已順利脫貧。 王華 攝
(新春走基層) 通訊:歲寒情深 電暖農村
中新網廣州1月24日電 題:歲寒情深 電暖農村
作者:王華 沈甸
廣東省清遠英德市連江口鎮連樟村曾經是省定貧困村。1月24日,記者來到連樟村,看到這里依然山清水秀,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返鄉過年的游子們、守在家中的老鄉們欣喜地向記者講述這兩年村里的變化,這其中有著“電保姆”的功勞。
連樟村屬省定相對貧困村,村里平均每人只有4分地,貧困戶60戶,村集體沒有可持續的經濟收入。2015年,清遠英德供電局對村里的線路進行改造,更換了5臺變壓器。2017年,村里的泥巴路全部換成了水泥路。如今,連樟村路寬燈明,新房敞亮,整潔有序,村民笑逐顏開。越來越多的機會涌進了這個曾經愁煞人的貧困村。
貧困戶陸奕和,妻子殘疾,上有85歲老父,下有三個子女,吃飯就靠家中幾畝稻田,日常開銷常要靠打零工或向親戚借款維持。家里的特殊情況,令陸奕和難以離家外出打工,眼見這兩年村里大棚蔬菜基地建起來,閑置校舍變成扶貧玩具車間,附近還多了幾間竹筍加工廠,他的心思也活絡起來。
清遠市英德連江口鎮連樟村曾是省定貧困村,2019年1月24日,記者走訪該村看到這里村容村貌已是煥然一新。貧困戶陸奕和家已順利脫貧,年過八旬的陸家老父端坐家中,準備迎接孫輩回家過年。 王華 攝
陸奕和開始種植麻竹筍,去年一年賺了3、4萬元。今年雖然麻竹筍價格低,但靠著加工廠收購,倒也不愁銷路,“電網好了,企業家們也愿意在我們這里投資建廠,麻竹筍不用挑到墟鎮上零賣了,拿到廠里價高又省時。”2018年底,陸奕和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自2016年起,清遠英德供電局通過農網改造,主要解決了35回中壓線路重過載、240個臺區重過載、290個臺區電壓偏低以及450個智能開關自動化等問題。可靠電力照亮了貧困村的脫貧致富路,村民們種植大棚蔬菜、自辦農家樂、到新廠打工……個個干勁十足,日子有了奔頭。
清遠英德市果康源合作社的負責人宋勇輝說,“以前楊桃在本地銷售不值錢,1塊錢都沒人要,現在用電方便以后,辦了個淘寶店,一下子就把市場打開了,最遠賣到東北三省,可以賣到7、8塊一斤”。銷量上來了,宋勇輝有了更大膽的想法,建了一個烘干廠和冰庫,把水果制成果干。
清遠市英德連江口鎮連樟村曾是省定貧困村,2019年1月24日,記者走訪該村看到這里村容村貌已是煥然一新。貧困戶陸奕和講述脫貧感受。 王華 攝
2018年果康源合作社以“基地+農戶+互聯網”的方式銷售的農產品達4萬多單,營業額300多萬元,純利潤九十多萬元,帶動150多戶合作農戶一起奔康致富。目前,已有20多家電商入駐英德市電子商務產業園,形成了市、鎮、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建成包括農村淘寶、京東、蘇寧等241個電商服務站點。
2019年春節將至,各地迎來返鄉潮。提前回村準備過年的曾存苑說,一家人一年都沒怎么回村,家里天天關著門,電線老化,沒想到供電人員免費上門為維修,家暖屋潤,有電有米,過個亮堂年。
據悉,清遠英德供電組織開展“電保姆”回家第一暖活動,將供電區村莊網格化劃分,23個供電所客戶經理包干定人定責,為返鄉人員提供服務。針對外出務工人員長年不在家,家里線路老化、用電設備失修等安全隱患,客戶經理義務為客戶檢查線路、家用電器,現場整改處理,讓返鄉人員亮亮堂堂過新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