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馬嶺村里僅有兩臺變壓器,總容量為180千伏安,負責全村500余戶村民生產生活用電。因設備舊、供電半徑大,造成電壓不穩定。“每到用電高峰,連家里的燈都不太亮……”張應會說。
61歲的杜水仙在馬嶺村經營一間加工作坊,聘請村里一些貧困戶來生產鞋幫。因電壓不穩,杜水仙的生意沒少受影響。“50臺電動縫紉機只能同時開一半,有訂單、有設備、有工人,就是加工不出來。”說起往事,杜水仙一肚子苦水。
今年9月底,馬嶺村的電網開始升級改造。立電桿、搭電線、裝變壓器、換電表……僅僅一個月,電力施工人員就將原有的變壓器拆除,新建兩臺315千伏安和兩臺200千伏安的變壓器,并將所有裸導線換為線徑更大、更安全的絕緣線,徹底解決了該村的“低電壓”問題。
和馬嶺村一樣,今年我市共有120個貧困村電網得到改造,1.9萬戶農村居民“低電壓”問題得到治理。
同樣感受到供電設施提升改造對生產生活方式帶來變化的,還有宜陽縣白楊鎮一區村的村民。
澆地,是困擾一區村村民多年的頭疼事。20多年前,村里自建了一臺100千伏安的變壓器。村民澆地,得臨時扯線,把電通到離自家田地近的深井。“澆地時,電線就在地里,非常危險。”村民蔡現章說。
今年10月,電力施工人員在該村新建了4臺100千伏安的變壓器,可同時帶動周邊7眼深井澆地,且地下電纜直通井口,解決了村里1000余畝耕地的灌溉難題。
“機井通電,電閘一推,井水直接流到地頭,村民再也不用為澆地發愁了。”蔡現章說。明年,他打算再多種些經濟作物,提高收入。
“脫貧攻堅,電力當先。”國網洛陽供電公司副總經理郭雷表示,下一步,該公司將繼續推進貧困村的電網升級改造,把剩余貧困村的電網改造項目儲備、資金爭取列入明后兩年的投資計劃,確保工程實施落地,力爭在2018年完成全部貧困村電網的升級改造。同時,加強縣域電網建設,提升電網供電能力,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堅強的電力保障。(洛陽日報記者 朱艷艷)
相關鏈接
洛陽供電公司重點民生實事落實情況
2016年,洛陽供電公司牽頭主辦的民生實事共1類3件任務,已全部完成。
1.完成120個貧困村電網改造任務。針對全市120個貧困村實際情況,洛陽供電公司建檔立卡,落實項目儲備,將其全部納入“十三五”電網改造升級滾動規劃。目前,共完成135個貧困村的電網改造,其中偃師市4個,孟津縣20個,新安縣18個,伊川縣7個,宜陽縣16個,汝陽縣7個,洛寧縣24個,欒川縣20個,嵩縣19個。
2.完成1.9萬戶農村居民“低電壓”問題治理。目前,共完成貧困村電網改造19249戶,其中偃師市258戶,孟津縣280戶,新安縣1230戶,伊川縣1156戶,宜陽縣1675戶,汝陽縣968戶,洛寧縣1030戶,欒川縣13戶,嵩縣12639戶。
3.完成700眼柴油機井通電任務。針對農田機井通電工程存在跨行業協調難度大等問題,洛陽供電公司積極與省公司和省發改委協商,墊付低壓配套資金。截至12月25日,已全部完成700眼柴油機井通電工程,其中偃師市26眼,孟津縣201眼,新安縣5眼,伊川縣160眼,宜陽縣155眼,汝陽縣103眼,洛寧縣50眼。 來源:洛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