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場
光伏市場投資回報豐厚,吸引了眾多的國有發電集團和民營企業參與去年底的項目開發。
2011年7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正式開始施行光伏上網電價政策。當前電價在全國范圍適用,且統一標準。
新政暫未按各地光照資源不同而施行階梯電價,但依然促進當年的光伏裝機容量大幅增長。在中、西部等光照豐富的地區,投資電站能得到較高的收益;東部如江蘇、山東、遼寧等省份,政府在國家上網電價的基礎上進行額外補貼,以吸引投資。
2011年11月底,國家頒布《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將可再生能源電費附加由4厘錢/千瓦時提高至8厘錢/千瓦時,主要用于補貼可再生能源發電。該調整是達成2020年可再生能源規劃目標的必然舉措。從4厘錢/千瓦時提高至8厘錢/千瓦時,每年大約可收取200億~240億元可再生能源電力附加;加上大約每年100億元可再生能源專項基金,每年政府有大約300億元~340億元的資金用于拉動可再生能源市場。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的《太陽能光伏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現已出臺,對未來5年我國光伏行業的生產、成本、環保、規模均做了詳細的規劃,并將2015年的國內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從原先的10GW提高到了15GW,即在今后的幾年中,我國每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將達到3GW。
由于不斷下跌的系統成本和2012年1月之前1.15元/千瓦時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中國大陸地區的光伏市場投資回報豐厚,吸引了眾多的國有發電集團和民營企業參與去年底的項目開發。再加上之前的“金太陽”等補貼政策,使中國成為2011年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場。
根據Solarbuzz報告顯示,其所統計的1449個容量在50千瓦以上的中國非住宅光伏項目(包括已安裝、正在安裝、規劃和招投標等前期開發階段的項目)中,有331個光伏項目經核實在2011年完成組件安裝,安裝總量達到了2.7GW。同時項目儲備持續增長,目前已接近25GW。統一的上網電價使2011年的中國光伏項目進一步向大型地面電站發展,預計占全部安裝量的88%。作為最早推出1.15元/千瓦時上網電價政策的省份,青海省的安裝量也最多,占全部安裝量的36%,其后依次為寧夏、江蘇、甘肅、新疆、山東、內蒙古、河北、西藏和山西,這10個省份的安裝量占到了全國總量的92%。 來源:太陽能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