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電網改造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
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中指出2015-2020年,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不低于2萬億元,其中2015年投資不低于3000億元,“十三五”期間累計投資不低于1.7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全國實施電能替代電量將超6300億千瓦時,電能占總能源消費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2020年滿足1.2萬座充換電站、480萬臺充電樁接入需求,為500萬輛電動汽車提供充換電服務。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充電樁建設逐步增加,但由于部分地區電壓,特別是部分老舊小區電壓不足,難以建設充電樁,成為困擾新能源車企業及用戶的一大充電難題。
此外,還將加快建設電動汽車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推廣電動汽車的有序充電、充放儲一體化等運營技術,實現城市及城際間充電設施的互聯互通。
社會資本參與改造
近年來,我國配電網建設投入不斷加大,配電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但用電水平相對國際先進水平仍有差距,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供電質量有待改善。
根據這一行動計劃,我國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在2015年投資不低于3000億元,而“十三五”期間累計投資不低于1.7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高壓配電網變電容量達到21億千伏安、線路長度達到101萬千米,分別是2014年的1.5倍、1.4倍。
在落實“穩增長、防風險”有關部署下,進一步加大我國配電網建設改造力度。到2020年,中心城市(區)智能化建設和應用水平大幅提高,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用戶年均停電時間不超過1小時,供電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城鎮地區供電能力及供電安全水平顯著提升,供電可靠率達到99.88%以上,用戶年均停電時間不超過10小時。
這一行動計劃明確,服務社會民生、提升鄉村電力普遍服務水平方面,力爭2020年,農村地區供電可靠率不低于99.72%,用戶年均停電時間控制在24小時以內,綜合電壓合格率不低于97.0%,并于2015年,解決520萬戶“低電壓”問題,2016年,再解決400萬戶,至2020年,基本實現低電壓問題的全面治理。
資金支持和電價政策是關鍵電價改革是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核心,也一直是企業和社會關注的焦點。這一行動計劃在完善電價政策方面強調,結合輸配電價改革,將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納入電網企業有效資產,將運營成本計入準許成本,通過電價回收,保障合理收益。對于配電網綜合示范、老舊小區改造、線路入地等項目以及建設成本高、收益低等地區,加大配電價格政策支持力度。針對高可靠性、特殊電能質量要求、不同用電時段等用戶定制化供電要求,實行差異化電價。將地下電力管線建設納入地方重點工程,享受城市道路占用、開挖、破綠等政策性收費優惠。
計劃有什么樣的目標
到2020年,中心城市(區)智能化建設和應用水平大幅提高,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用戶年均停電時間不超過1小時,供電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城鎮地區供電能力及供電安全水平顯著提升,供電可靠率達到99.88%以上,用戶年均停電時間不超過10小時,保障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鄉村及偏遠地區全面解決電網薄弱問題,基本消除長期“低電壓”,戶均配變容量不低于2千伏安,有效保障民生。
應用節能環保設備,促進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推進配電自動化和智能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實現配電網可觀可控。滿足新能源、分布式電源及電動汽車等多元化負荷發展需求,推動智能電網建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
通過實施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有效加大配電網資金投入。2015-2020年,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不低于2萬億元,其中2015年投資不低于3000億元,“十三五”期間累計投資不低于1.7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高壓配電網變電容量達到21億千伏安、線路長度達到101萬公里,分別是2014年的1.5倍、1.4倍,中壓公用配變容量達到11.5億千伏安、線路長度達到404萬公里,分別是2014年的1.4倍、1.3倍。

該行動計劃的出臺是“穩增長”背景下的重要投資拉動舉措之一。此前建設慢于市場預期的電網投資有望上調。
電網投資帶動產業鏈長,是逆周期投資的重要選項之一。其中,在補短板和產業技術升級兩大趨勢影響下,配網農網領域需求空間巨大。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本輪配網農網建設在城鎮化和穩增長大背景下啟動,后續新電改落地的增量投資主體有望涌現,建設力度有望超出市場預期。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啟動實施了2015年新增農村電網改造升級926億元投資項目;國家電網在年初900億元農網投資基礎上,再新增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投資673.8億元;浙江、湖北、河北、山東等省也紛紛上調農配網建設規模。因此,“十三五”期間,配網投資預期從此前的1.46萬億元上調至2萬億元。
行業人士指出,初期農網啟動建設將帶給一次設備需求增長;中長期看,配網自動化(包括主站、通訊和終端)將享受遠超行業的復合增長。
此外,行動計劃的出臺更令“能源互聯網”概念由四部分構成的輪廓顯現:推進能源生產智能化、建設分布式能源網絡、探索能源消費新模式以及發展區域電網的通信設施和新興業務,而電力應用則是其中的核心。
安信證券分析師對此表示,目前我國用戶端電力銷售金額約2.5萬億元,加上建設投資,預計能源互聯網市場至少在3萬億元以上。該市場的商業機會在電力調配、交易市場和微電網為中心的網絡中傳遞,后期有望受益于政策的加速落地。
計劃中具體有什么樣的措施
根據該行動計劃,到2020年,我國中心城市(區)智能化建設和應用水平大幅提高,供電可靠率達99.99%,鄉村及偏遠地區全面解決電網薄弱問題,基本消除長期“低電壓”。
在加快建設現代配電網方面,行動計劃提出五項具體措施,具體包括:提升供電能力實現城鄉用電服務均等化;構建簡潔規范的網架結構,保障安全可靠運行;應用節能環保設備,促進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推進配電自動化和智能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實現配電網可觀可控;滿足新能源、分布式電源及電動汽車等多元化負荷發展需求,推動智能電網建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預計到2020年,高壓配電網變電容量達21億千伏安、線路長度達101萬公里。
明確十三五投資計劃
據記者了解,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的電網輸配電投資是電源投資的1.2倍左右,配電網投資是輸電網投資的1倍多,而中國配電網的投資還不到輸電網的一半。
本次發布的《行動計劃》特別提出,將通過實施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有效加大配電網資金投入。
2014年,我國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額為1700億元,而根據《行動計劃》提出的目標,2015年這一數字將不低于3000億元,較2014年有近80%的增長。
不僅如此,《行動計劃》還明確,2015到2020年,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不低于2萬億元,其中“十三五”期間累計投資不低于1.7萬億元,也就是說,“十三五”期間平均每年投資將達到3400億,比2014年翻了一番還要多。
如此巨額投資當然不僅依靠財政支持,《行動計劃》提出,將結合輸配電價改革,將配電網建設改造投資納入電網企業有效資產,將運營成本計入準許成本,通過電價回收。 來源: 北極星配售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