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表箱不僅面貌變了,款式也變了:以前是嵌在墻壁里的,現在安裝在墻壁上,看起來更整潔了。
“這些只是表面的東西,其實我們更換這些電表箱,最主要的是出于安全考慮。”平湖市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老表箱存在安全隱患
據了解,目前平湖農村使用的老表箱年限都已經超過10年。
“那還是10年前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的時候安裝的。”上述負責人說,那時的電表箱都嵌在墻壁里,泥水工在施工時都要預留好大小相仿的空間。有時泥水工忘記了,還要特地砸出來,影響墻面美觀。
上述負責人說,這些電表箱多為鐵制表箱以及塑料表箱,使用這么長時間后,已經出現了很多問題,影響到居民的用電安全。
這些問題有哪些?上述負責人說,問題主要為銹蝕、塑料老化、箱鎖損壞、內部元器件老化等,特別是很多表箱缺少三相家保,導致智能總保頻繁跳閘的現象逐年增多,給居民用電帶來麻煩。
據調查,平湖市農村地區存在此類安全隱患的電表箱共約4.7萬只。
“更換隱患電表箱是一項服務美麗鄉村建設,提升居民用電安全水平的民生工作。”上述負責人這樣說。
兩年投入近2000萬元
據了解,平湖市供電公司的這項民生工程開始于去年7月份,就是對老舊的電表箱進行統一更換。
該公司鄉鎮供電所管理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該項工作涉及127臺公用變壓器、33個村(社區)、14077只電表箱,投入資金超過1000萬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考慮到點多面廣,工作量大等諸多不利因素,該公司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施工工藝要求以及施工力量情況,協同電表箱調換工程承包單位制定并落實了“兩步走”的施工方案。
具體指哪“兩步走”?據介紹,施工單位首先對電表箱進行全面更換,隨后對電表箱更換后遺留的空洞進行修補。因不少電表箱處于居民宅院內,施工單位專程安排人員利用夜晚時間上門溝通、修補。
經統計,施工人員對空洞的修補完成率達到100%,不僅確保了居民及時用上安全可靠的電能,還避免了環境破壞。
村民對更換表箱點贊
在林埭鎮徐家埭村,張師傅看到新更換的電表箱頻頻點頭,直說這個新表箱比老表箱美觀了許多。
張師傅指著表箱上的幾張標簽告訴記者,這些都是最近貼上去的。記者仔細一看,原來第一張黃色標簽上有臺區、戶號、表箱編號及接入點編號共4條信息。另兩張分別是產權分界牌、安全用電溫馨提示標簽。
“上面還有表前、表后搶修服務熱線與搶修人員的手機號呢。”張師傅說,這讓他覺得“電保姆”就在身邊。
以前張師傅打報修電話,總說不清楚具體位置,搶修人員因尋找而耽擱了搶修時間。電費通知單上雖有信息,但他沒有妥善保存,現在表箱有了“身份證”,搶修人員“隨叫隨到”。“這表箱不僅變漂亮了,功能也越來越多了。就算遇到用電故障,還怕啥?”張師傅豎起大拇指說。
記者從平湖市供電公司鄉鎮供電所管理部獲悉,今年預計投入資金899萬元,繼續用于該項民生工程,整個工程計劃于2017底前全部完工。來源:嘉興在線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