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杜鵑)記者日前從省經信委了解到,作為山西工業“保運行”的方式之一,2014年我省大用戶直供電的規模達到180億千瓦時,為用電企業降低成本約7.5億元。
大用戶直供電是指符合準入條件的用電企業和發電企業直接進行的購售電交易,是國家深化電力市場改革的重要內容。2013年11月,我省開始試水大用戶直供電,太鋼集團、華圣鋁業、陽煤電石等13戶用電企業與6戶發電企業順利簽約,成為省內首批大用戶直供電企業。
省經信委有關負責人稱,開展大用戶直供電,可以實現發電、供電、用電三方共贏。發電企業提高了設備負荷率,增加了邊際利潤;用電企業降低了用電成本,提高了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電網企業通過激活用電市場,為下一步電力市場改革探索可行的途徑。
通過大用戶直供電的形式,可以有效增加用戶的選擇權,減少了交易中間環節,用戶直接從發電企業購電,電力公司只承擔輸送任務,收取部分輸電費用,降低了用電企業的購電成本,也有利于打破壟斷,促進競爭,提高效率。“運行大用戶直供電期間,直購電價比現行火電標桿電價每度下降4分錢左右,節約了運行成本。”太原市一位大用戶直供電受益企業負責人說。
省經信委負責人表示,今后將優先選擇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優勢原材料產業,循環經濟園區企業以及單位產品電耗低、能源利用率高的企業,提高大用戶直供電比例,有序增加大用戶直供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