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8月25日訊 在國內大型賽事安保中首次使用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北斗定位系統,首次運用當前技術最領先的4G寬帶傳輸技術,開幕式首次大面積使用高科技地面投影特殊燈光……南京青奧會的科技元素亮點多多。
在青奧會電力保障中,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同樣應用了大量高科技手段,包括智能巡檢技術、配電自動化技術和自主研發的保電應急指揮平臺等,全方位保障著電網安全可靠運行。科技護航,讓青奧保電如虎添翼。
巡檢智能化確保主網安全平穩
8月16日10時,國網江蘇電力檢修公司對500千伏東善橋變電站進行站內巡視以及紅外測溫工作。與以往人工巡檢方式不同,此次采用的是智能機器人獨立巡檢。這是該公司為確保青奧會期間供電安全專門添置的“新式武器”。這機器人有“心臟”——中心控制器、外圍傳感器等,可以按照指定路線對變電站設備進行巡檢;有“眼睛”——左眼是紅外線測溫成像儀,可以對設備接頭、引線進行紅外測溫,右眼是一臺高清攝像機,能將看到的數值與標準值比對,當數值偏差超過規定值時,會發送告警信號。“它不怕風雨,能適應各種惡劣天氣,準確且高效。”國網江蘇檢修公司南京分部副總經理胡永忠介紹,目前,該分部有一臺智能機器人,每天上下午各出動一次,一次巡檢時間大約為2個小時。
8月8日,在500千伏龍王山變電站,檢測人員頭戴紅外測溫儀,身穿巡檢馬甲,手持局部放電綜合巡檢儀,正對站內設備進行巡檢。“這3樣設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變電站‘單兵巡檢裝備’,它們能快速、高效、便捷地完成變電站內主設備紅外熱像測溫和局部放電超聲波、暫態地電波、特高頻等多種檢測,可以實現站內主設備快速化巡檢。”國網江蘇電科院帶電檢測技術人員陶加貴介紹,自8月5日以來,除采取紅外測溫儀進行精確測溫外,他們還借助“單兵巡檢裝備”,對設備進行帶電檢測,檢測范圍涉及南京及周邊地區共6座500千伏青奧涉保變電站,覆蓋變電站內變壓器、斷路器、組合電器、隔離開關、互感器和避雷器等所有一次主設備。
此外,針對南京地區500千伏變電站巡檢情況,江蘇電科院還設計了智能化巡檢方案,利用2013年研究開發的“電力智能巡檢車”,開展變電站短周期循環巡檢,不間斷獲取設備狀態,及早排除設備事故隱患,防止停電事故發生,為青奧會期間南京地區500千伏變電站的安全運行,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配電自動化優化配網運行管理
青奧會舉行時,正值夏季用電高峰期,高負荷狀態與保供電壓力交織。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合理安排電網運行方式顯得尤為關鍵。
8月5日,國網南京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編制完成了《青奧和夏季高負荷期間的配網方式調整方案》。對這個方案能否確保青奧會期間南京電網安全可靠運行,該中心配網調度班班長羅興信心十足。他告訴我們,該方案的編制,有國家863計劃項目“智能配電網優化調度關鍵技術研究”作為支撐。利用項目成果——智能配電網綜合優化調度系統,根據電網運行情況動態優化并確定了配電網最佳運行方式。
“青奧會期間,最重要的就是確保電網安全可靠運行。”羅興介紹說,“根據這一目標,需要對原有的配網方式進行調整,涉及70余條線路、80余處配網結構,人腦難免會有考慮不周全的地方。而借助電腦優化方案編制,能夠確保電網運行更安全。”
據悉,青奧期間,受益于科技成果的不僅是配網運行方式,還有配網故障的應急處置。“一旦線路和設備發生故障,公司配網調度人員即可通過配電自動化系統定位故障點,第一時間給出故障隔離方案,將故障隔離在最小范圍,并通知搶修人員趕往現場搶修。”南京公司運維檢修部主任汪超介紹,“整個故障點隔離和恢復供電用時,控制在10分鐘以內。而在未實施配電自動化前,此類電纜故障從故障區域的判定到隔離,通常要1個多小時。”
其實,早在2011年,南京公司就建成了配電自動化試點項目。2013年,該公司啟動配電自動化二期建設,將重點放在奧體中心、青奧城、國際博覽中心等青奧會重要場所云集的河西地區,同時將部分其他重要青奧保電線路納入進來。
“配電自動化二期共涉及線路278條,其中近三成為青奧保電線路。”汪超說,“在奧體中心及周邊地區,我們已經實現了配電自動化的全覆蓋。這使我們在故障發生時能夠快速定位故障點,大大縮小停電范圍,為提高青奧供電可靠性提供了強力支撐。”
監測全天候設備狀態盡在掌握
8月11日,在奧體中心體育場A1變電所,公司青奧保電團隊蘇州分隊隊員陸國慶正在檢查設備的運行參數。他手中的平板電腦吸引了我們的注意。
陸國慶介紹說,這個手持的個人數字終端,是南京公司自主研發的保電應急指揮平臺的一部分。該平臺利用4G、WIFI無線網絡構建起了保電指揮中心、現場指揮所、保電人員間的信息傳送通道。“利用這個個人數字終端,我們不僅能夠及時接收指揮中心的各項任務指令,而且也能夠及時以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回傳保電在線檢測儀實時監測到的場館方設備運行參數,為指揮中心決策提供支撐。”
在青奧會開閉幕式時,共有20臺移動式保電在線監測儀及80臺個人數字終端應用到奧體中心保電工作之中。賽事期間,根據實際情況,這些設備將布防在重點比賽場館的重點區域,比如奧體中心、五臺山體育中心等處。
南京公司營銷部主任甘海慶告訴我們,過去是點對點的通信,現在通過這一平臺,保電指揮人員在指揮部就能掌握到所有現場監測點的即時數據。
在發生故障的情況下,保電應急指揮平臺也將為相關人員快速響應提供支撐。甘海慶介紹,借助該平臺,他們對現有的應急預案進行了數字化改造,并建立數字應急預案庫,包括客戶應急預案、保電手冊、典型操作票等。一旦發生故障,保電人員通過個人終端,可以快速調閱相關預案,為現場設備操作、搶險提供技術支持。
在青奧會供電指揮中心開閉幕式現場指揮部,南京公司信通分公司專責趙新建正對著電腦屏幕實時視頻監控奧體中心南北兩個發電機組的運行情況。
“我們在奧體中心南北兩個發電機組旁分別安裝了網絡攝像機。同時,利用視頻移動偵測技術建立禁入區域電子圍欄。人員或設備一旦進入禁入區域,指揮部值守人員馬上會收到報警信號。”甘海慶說,“這些設備就像‘千里眼’一樣,對監測對象進行全天候監控。”李喜華黃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