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BEPCII)的三臺超導磁體聯合勵磁調試獲得成功。這標志著中國加速器低溫超導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表明中國工程人員已掌握了加速器低溫超導技術,完全有能力自行設計、制造大型低溫超導磁體。
BEPCII共有兩套低溫超導設備,即超導高頻腔和超導磁體。超導高頻腔系統已于去年正式投入運行,目前工作穩定,達到了設計要求。按計劃,今年6月份應該實現三臺超導磁體的聯合勵磁,并開始細致的磁場測量工作。
BEPCII的三臺超導磁體分別是:大型北京譜儀超導螺線管磁體,長4.91米,直徑3.4米,勵磁電流為3370安培,場強為1萬高斯,是地球磁場的2萬倍,最大儲能達到1000萬焦耳,這是中國自行研制的最大的單體超導磁體;兩臺超導插入磁體,其設計極其復雜,在同一個磁體上有7種不同功能的超導線圈,是世界上加速器最復雜的超導插入磁體之一,其中一個超導線圈最大勵磁電流為1300安培,磁場達到2萬8千高斯。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辦公室主任羅小安表示,對撞機工作時,兩臺超導插入磁體處于超導螺線管磁體內部,三臺超導磁體相互間的電磁力大于1噸,聯合工作的難度大、要求高。科研工程人員經過反復試驗,實現了三臺超導磁體的聯合勵磁,工作電流達到并超過了設計指標,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