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資源的配置對城市的經濟活力和競爭力有直接的影響。一直以來,重慶市人大代表、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梁平區供電分公司農電服務用電檢查管理專責李劍琴,十分關注全市新能源電源規劃情況。

李劍琴。受訪者供圖
李劍琴調研發現,重慶能源資源呈現“貧煤、少水、富氣、少風光”的特點,屬于一次能源資源較為匱乏地區,自有資源開發潛力受限。存在總量有限、局部較優,源荷逆向分布,新能源送出工程工期緊張三大特點。
“重慶風電、光伏資源均屬全國Ⅳ類地區(最低),稟賦不足導致利用小時數低,總體開發規模有限,但局部資源尚可,主要集中在渝東南、渝東北高山地區。隨著發電技術及設備效能取得突破,石柱、豐都、萬州等局部地區部分風電項目利用小時數已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李劍琴說。
尤其是主城都市區經濟發展迅速,用電負荷占全市比重約80%,而電源裝機規模小,負荷中心電源“空心化”問題突出,電網電壓支撐能力明顯不足;渝東南、渝東北經濟發展強度相對較低,電網負荷占全市比重較低,常規電源裝機較多且風、光資源相對豐富,是我市新能源發展的主要區域。
對此,她建議,一是統籌規劃,促進“應開盡開”。建議市能源主管部門牽頭,加強規劃統籌、量體裁衣,全面開展資源普查,制定專項發展規劃,明確新能源三年開發項目清單,提出五年發展目標計劃,消納困難地區制定專項提升方案,在市發展改革委統籌規劃部署下,科學推進全市新能源“應開盡開”。
二是多方協同,源網儲齊發力。建議由市能源主管部門牽頭,推動新能源在消納較好地區優先發展,推動源荷就地平衡;電網多措并舉,提前謀劃電網工程解決新能源通道瓶頸,局部困難地區優化電源建設時序;推動“新能源+儲能”發展模式,優先考慮在豐都、石柱、酉陽、彭水等資源較好、消納困難地區集中建設共享儲能。
三是差異配儲,釋放發展空間。建議由市能源主管部門牽頭,差異化設置新能源配儲比例,設單列指標,在同等情況下,在新能源競配過程中承諾配儲比例高者得分多;配套儲能與電源本體同步投運,明確管理流程和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