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含儲能電站(物理儲能、電化學儲能),州發展改革委負責儲能電站建設項目安全監管。州經濟信息化局負責儲能電站運行安全生產工作,加強涉網安全管理和儲能電站電池退役管理。州消防救援支隊依法對儲能電站消防安全開展監督檢查。州應急管理局負責督促指導屬地政府及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切實抓好儲能電站安全生產工作。州市場監管局、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州生態環境局、按照職能督促指導儲能電站有關安全管理工作。
詳情如下: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甘孜州十三個新行業新業態安全監管工作職責》的通知
(甘辦發〔2022〕31號)
各縣(市)人民政府,州級各部門,省屬行政企事業單位,州屬企事業單位:
《甘孜州十三個新行業新業態安全監管工作職責》已經州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照執行。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7月24日
甘孜州十三個新行業新業態安全監管工作職責
為進一步厘清有關行業領域特別是新興行業領域的行業監管責任,避免出現監管盲區,確保事有人抓、責有人擔,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按照《四川省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及時明確有關行業領域行業監管責任的通知》(川安辦函〔2023〕87號)要求,結合我州實際,制定本職責。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全面落實中央、省、州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決策部署,樹牢安全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切實扛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要求,結合本地區、本行業領域實際落實細化責任,做到知責明責、擔責履責,本著“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原則,全面加強新興行業安全監管工作,強化和落實安全生產監管責任,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全州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二、分工原則
(一)職責“法定”原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三定”職責和重要指導性文件等依據,除法律法規明確的以外,負有行業領域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同時行使其安全監管職責。
(二)“三管三必須”原則。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誰審批誰監管”“誰投資誰負責”“誰運營誰負責”要求,明確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安全生產任務分工。
(三)業務相近原則。對新行業、新業態領域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不明確的,各行業部門要按照“誰主管誰牽頭、誰為主誰牽頭、誰靠近誰牽頭”和監管職能相同或相近以及具有專業人員與技術儀器設備的要求原則,明確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安全生產任務分工。
(四)“四個監管”協同原則。強化應急管理部門(安委會辦公室)的綜合監管、各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部門直接監管、行業主管部門行業管理和下一級政府屬地監管的協同配合,形成協同聯動、各負其責的安全監管體系。
(五)分級負責原則。各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部門和行業領域主管部門,根據行業領域內的生產經營單位規模、風險大小等標準按照分級負責原則確定負主責的監管層級,對所有生產經營單位的監管做到縱向到底、無縫對接。
三、職責劃分
(一)新能源電站(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氫能等)發電
責任部門:州發展改革委、州經濟信息化局、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州應急管理局、州市場監管局、州消防救援支隊
責任分工:州發展改革委負責新能源電站建設項目安全監管。州經濟信息化局負責新能源電站運行安全生產工作。州住房城鄉建設局負責城市規劃區內市政配套建設的公共充電樁安全監管。州市場監管局負責新能源建設工程特種設備質量和安全監管。州消防救援支隊依法配合新能源消防安全綜合監管。州應急管理局負責督促指導屬地政府及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切實抓好新能源安全生產工作。
(二)儲能電站(物理儲能、電化學儲能)
責任部門:州發展改革委、州經濟信息化局、州生態環境局、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州應急管理局、州市場監管局、州消防救援支隊
責任分工:州發展改革委負責儲能電站建設項目安全監管。州經濟信息化局負責儲能電站運行安全生產工作,加強涉網安全管理和儲能電站電池退役管理。州消防救援支隊依法對儲能電站消防安全開展監督檢查。州應急管理局負責督促指導屬地政府及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切實抓好儲能電站安全生產工作。州市場監管局、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州生態環境局、按照職能督促指導儲能電站有關安全管理工作。
(三)醇基燃料
責任部門:州經濟信息化局、州教育體育局、州公安局、州生態環境局、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州交通運輸局、州農牧農村局、州商務合作局、州文化廣電旅游局、州應急管理局、州市場監管局、州消防救援支隊、州公安局交警支隊
責任分工:州經濟信息化局負責危險化學品類醇基燃料用于新能源行業、工貿行業的安全監管。州教育體育局負責餐飲用醇基燃料用于學校食堂的安全監管。州公安局負責依法打擊涉醇基燃料犯罪行為。州生態環境局負責依法查處醇基燃料環境污染違法行為。州住房城鄉建設局負責餐飲用醇基燃料經營許可,督促餐飲行業使用醇基燃料的安全監管。州交通運輸局負責醇基燃料運輸車輛的安全監管。州農牧農村局負責餐飲用醇基燃料用于休閑農業內民宿、農家樂等的安全監管。州商務合作局負責督促餐飲行業使用醇基燃料的安全監管。州文化廣電旅游局負責餐飲用醇基燃料用于景區內民宿、非星級酒店、主題酒店、農家樂等場所的安全監管。州應急管理局負責危險化學品類醇基燃料生產、經營行為實施許可和監督管理,依法查處非法生產、經營屬于危險化學品的醇基燃料行為。州市場監管局負責依法查處無照經營醇基燃料等違法行為,依法查處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及容器的安全監管。州消防救援支隊依照職能做好相關消防安全監管工作。州公安局交警支隊負責運輸車輛道路交通安全監管。
(四)加氫站
責任部門:州生態環境局、州交通運輸局、州應急管理局、州市場監管局、州氣象局、州消防救援支隊、州公安局交警支隊
責任分工:州生態環境局負責環境污染安全監管。州交通運輸局負責危險貨物道路運輸安全監管。州應急管理局負責依法對生產、經營行為實施許可和監督管理,依法查處非法生產、經營加氫站安全生產工作。州市場監管局負責核發加氫站移動式壓力容器充裝許可證,依法對涉及特種設備進行安全監督管理。州氣象局負責依法開展雷電防護裝置的監督管理。州消防救援支隊依照職能做好相關消防安全監管工作。州公安局交警支隊負責運輸車輛道路交通安全監管。
(五)休閑漁業
責任部門:州生態環境局、州農牧農村局
責任分工:州生態環境局負責休閑漁業環境監測、環境污染防治等監管服務工作。州農牧農村局負責指導和服務全州休閑漁業行業安全監管和執法工作。
(六)充電基礎設施、電動車(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低速電動車、新能源汽車)
責任部門:州經濟信息化局、州生態環境局、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州商務合作局、州市場監管局、州消防救援支隊、州公安局交警支隊,各縣(市)人民政府
責任分工:州經濟信息化局負責依法對車輛及其充電器、蓄電池進行安全監管。州生態環境局負責依法對處置電動車廢舊蓄電池的污染環境防治工作進行安全監管。州住房城鄉建設局負責依法督促、協調、指導電動車停放場所公共充電設施安全監管。州商務合作局負責廢舊動力蓄電池安全監管。州市場監督局負責生產、銷售電動車及其充電器、蓄電池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州消防救援支隊負責依法開展電動車充電消防安全日常監管工作。州公安局交警支隊負責開展電動車登記,依法對車輛道路通行安全及停放進行監督管理。各縣(市)人民政府負責督促指導鄉(鎮)、社區及有關行業部門做好電動車輛私拉亂接電線及安裝充電樁行為安全監管。
(七)環保設備設施
責任部門:州生態環境局、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州交通運輸局、州商務合作局、州應急管理局、州市場監管局
責任分工:州生態環境局負責環保污染防治設施設備運營監管。州市場監管局負責設備設施標準、質量的安全監管及執法工作。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州交通運輸局、州商務合作局、州應急管理局等部門依照職能職責負責督促指導屬地政府及企業抓好環保設備設施安全生產工作。
(八)觀光類旅游橋(浮橋、吊橋、蕩橋、索橋、木橋)
責任部門: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州農牧農村局、州文化廣電旅游局、州應急管理局
責任分工:州住房城鄉建設局負責觀光類旅游橋建筑工程施工建設期間安全監管,指導開展施工質量監管。州農牧農村局負責休閑農業(包含農業觀光園、休閑園、采摘園)區域內的觀光橋安全監管。州文化廣電旅游局負責旅游景區(含非A級)景點、旅游度假區、星級旅游飯店等區域內的觀光橋安全監管。州應急管理局負責督促指導屬地政府及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切實抓好觀光類旅游橋安全生產工作。
(九)交通通行橋(浮橋、吊橋、蕩橋、索橋、木橋)
責任部門:州交通運輸局、州公安局、州應急管理局、
責任分工:州交通運輸局負責交通通行橋的建設質量監管和運行安全監管。州公安局按相關職責做好有關工作。州應急管理局負責督促指導屬地政府及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切實抓好交通通行橋安全生產工作。
(十)醫養中心、康養中心、療休養基地
責任部門:州委組織部、州民政局、州住房城鄉建設局、州衛生健康委、州市場監管局、州消防救援支隊、州總工會
責任分工:州衛生健康委負責醫養中心、康養中心、療休養基地安全監管。州住房城鄉建設局負責中心、基地燃氣燃料使用安全監管。州市場監管局負責食品安全監管及特種設備監督管理。州委組織部、州民政局、州消防救援支隊、州總工會按照職能職責協同做好相關安全監管工作。
(十一)室內冰雪場
責任部門:州教育體育局、州文化廣電旅游局、州衛生健康委、州應急管理局、州市場監管局、州消防救援支隊
責任分工:州教育體育局負責監督指導涉及體育項目審批的室內冰雪場所安全管理工作,依法參與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和應急救援。州文化廣電旅游局負責做好旅游景區(含非A級)、旅游度假區、星級旅游飯店等區域內冰雪場所項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州衛生健康委負責依法對冰雪運動場所室內部分衛生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州應急管理局負責指導、協調室內冰雪場所行業主管部門履行安全監管職責。州市場監管局負責依法對冰雪運動場所特種設備安全、經營秩序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州消防救援支隊負責依法開展冰雪運動場所消防監督檢查。
(十二)卡丁車、四驅山地卡丁越野車
責任部門:州經濟信息化局、州教育體育局、州生態環境局、州交通運輸局、州農牧農村局、州商務合作局、州文化廣電旅游局、州應急管理局、州市場監管局、州消防救援支隊、州公安局交警支隊
責任分工:州教育體育局負責用于體育運動項目的卡丁車安全監管工作。州交通運輸局負責四驅山地卡丁越野車營運運輸安全監管工作。州農牧農村局負責休閑農業(包含農業觀光園、休閑園、采摘園)區域內開設卡丁車項目的安全管理工作。監管區域內出現四驅山地卡丁越野車應及時將情況通報交通運輸部門。州文化廣電旅游局負責配合做好旅游景區(含非A級)景點、旅游度假區、星級旅游飯店等區域內開設卡丁車項目的安全管理工作。監管區域內出現四驅山地卡丁越野車應及時將情況通報交通運輸部門。州應急管理局負責指導、協調卡丁車、四驅山地卡丁越野車行業主管部門履行安全監管職責。州市場監管局負責指導和服務不在特種設備目錄內的卡丁車、四驅山地卡丁越野車安全監管工作。州消防救援支隊負責依法開展卡丁車、四驅山地卡丁越野車場內的充電消防安全監管工作。州公安局交警支隊負責四驅山地卡丁越野車上路的安全監管。州經濟信息化局、州生態環境局、州商務合作局按照職能負責卡丁車廢舊動力蓄電池退役管理工作。
(十三)非煤礦山
責任部門:州發展改革委、州經信信息化局、州公安局、州自然資源規劃局、州生態環境局、州水利局、州林草局、州文化廣電旅游局、州應急管理局、州市場監管局、州氣象局
責任分工:州經濟信息化局負責非煤礦山行業監督管理,督促電力部門嚴禁為相關部門認定的非法采礦行為供電,對礦山企業用電異常情況進行實時監測,有明顯異常及時排查發現、及時預警通報。負責督促民用爆炸物品銷售企業嚴禁為相關部門認定的停產礦山售賣民用爆炸物品。州發展改革委按照職責分工,參與對不符合有關礦山工業發展規劃和總體規劃,不符合產業政策、布局不合理的礦山關閉等情況進行監督和指導。州公安局負責民用爆炸物品公共安全管理和民用爆炸物品購買、運輸、使用等各環節的安全監管,監控民用爆炸物品流向,嚴禁向非法違法采礦人提供民用爆炸物品;對應急管理部門函告不具備基本安全生產條件或停產整頓的、安全生產許可證到期、注銷或吊銷以及州政府決定關閉的非煤礦山,應依法收繳民用爆炸物品并停止審批;依法查處不按照礦山開采設計及《爆破安全規程》有關規定進行爆破施工作業、不實行中深孔爆破、超限量爆破等違法行為;嚴厲打擊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違法犯罪行為,對相關部門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依法立案偵查,追究刑事責任,對涉及黑惡犯罪線索及時查處。州自然資源規劃局負責礦產資源開采、勘探的監督管理。依法查處無采礦許可證非法開采、以探代采、越界開采等違法行為;對依法頒發采礦許可證、依法吊銷或注銷非煤礦山采礦許可證的,及時將情況通報相關部門。州生態環境局負責非煤礦山環境保護的監督管理工作。督促指導礦山企業依法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落實污染防治設施“三同時”制度,及時查處破壞生態環境、污染環境等違法違規行為,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通報有關部門。州水利局負責全州涉及非煤礦山涉及水利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指導;督促、指導非煤礦山行業編制、落實防汛預案;指導涉及重要江河、湖泊、灘涂的非煤礦山治理和保護;指導河道管理范圍內涉及非煤礦山建設項目的安全監督管理。州林草局負責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管理全州非煤礦山涉及自然保護區、自然遺產、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和森工企業的安全監督管理。州文化廣電旅游局負責協調、指導和監督管理全州非煤礦山涉及景區景點的安全監督管理。州應急管理局負責已取得采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和營業執照非煤礦山的安全監管工作;組織開展礦山企業復工復產驗收工作;組織開展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負責整頓關閉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或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有證礦山;對依法注銷或吊銷非煤礦山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及時將情況通報相關部門。州市場監管局負責非煤礦山企業營業執照的發放、登記管理,特種設備及操作人員的監督管理。依法查處特種設備非法違法使用及操作人員非法違法操作的違法行為。對相關部門依法取締或關閉的非煤礦山,依法注銷或吊銷其營業執照,并共享監管信息。州氣象局負責依法對非煤礦山企業開展雷電防護裝置的監督管理。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擔當。各縣(市)、州級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抓好新興行業領域安全監管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按照安全監管職責劃分,認真履行安全監管職責,切實加強責任領域安全風險分級管理和隱患排查治理,全力防范事故發生。
(二)密切協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縣(市)、州級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屬地管理和“三管三必須”工作要求,既要管合法,也要管非法,主動提檔,積極作為,依法依規履行安全監管職責。各行業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既要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又要主動協調督促,形成齊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嚴禁推諉扯皮、漏管失控、責任懸空。
(三)強化監管職責,落實主體責任。各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要切實督促新興行業領域生產經營單位依法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實行聯合檢查,嚴格監管執法,發現問題和隱患,要按部門職責及時處理,堅決杜絕監管執法“寬松軟”現象,不斷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