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現象:2020年以來,電力、煤炭、天然氣等能源供需和價格均出現明顯波動。1)電力:供需方面,2020年底我國多省份出現限電,2021年5月以來電荒現象愈發嚴重;價格機制方面,2021年市場交易電價上浮比例提升至20%,加速電力市場化進程。2)煤炭:受到環保安監力度持續增強、保供政策退出、煤礦超產入刑等政策的影響,以及下游煤炭需求持續超市場預期,2021年我國煤價屢破歷史新高,保供限價成為2021年發改委、能源局和地方政策的主要方向。3)天然氣:2021年歐洲天然氣價格飛漲,最大漲幅較年初超4倍,引發市場對能源危機的擔憂,分析歐洲天然氣價格暴漲的成因,更多是供給的原因導致:上游削減投資+產能釋放趨緩,北溪2號項目受到多方因素干擾、歐洲發電結構新能源占比高,極端天氣下能源結構的抗風險能力低等。
展望:新舊能源交替變革之際,建議重點布局風、光、氫、儲、網等領域。我們梳理和總結了人類歷史上3次新舊能源交替變革的過程(18世紀60年代以前煤炭逐步取代木炭和柴火、第一次工業革命煤炭和蒸汽機的大規模使用、第二次工業革命石油、電力和內燃機逐步替代煤炭),發現在傳統能源仍然發揮支柱作用、新能源想要搶占能源領域話語權的過程中,往往帶來能源領域重大的變化和發展機遇。1)綠電(風電、光伏運營),景氣度高、增速快、市場空間廣闊,碳中和目標下,無論短期還是長期風光裝機將持續高速發展;市場競爭格局好,綠電龍頭集中度更高,2020年風電運營CR4(總裝機口徑)在50%以上,CR8在75%以上;盈利能力強,海風產業鏈處于快速降本階段。2)氫能,市場空間廣闊、應用場景豐富,政府和企業均明確規劃加速發展加氫站,設備商有望率先獲益。3)儲能,是產業發展必然趨勢,期待技術突破帶來的降本之后,行業空間快速釋放。4)電網,通過特高壓建設緩解三北地區的新能源消納問題、加大調峰備用電源的建設力度以應對設備和系統故障、針對電力輔助服務建立合理的補償機制三條途徑,成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保障。
水務信息化:是水務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關注設備龍頭和信息化平臺公司。1)產業趨勢:主流水務公司基本形成共識,水務信息化是必然發展方向;2)市場空間:水務信息化市場規模達千億,行業發展初期貝塔效應顯著;3)政策支持:政策標準持續落地,對管網漏損率、水務信息化提出要求;4)重點標的:推薦水務信息化產業鏈,設備+信息化平臺均有望獲益,威派格、和達科技、寧水集團、邁拓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