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油門電量就掉一格
你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嗎?
隨著近年來城市基建的完善
越來越多的小區在改造時
加裝了電動車智能充電樁
這本是件方便居民、
減少電動車飛線充電的好事
可近日不少網友向記者爆料稱
小區里的智能充電樁
總感覺充很久也充不滿電
提示已經充電完成
看著也是滿格的電量
一加速就掉
這是怎么回事?
↓↓↓
居民:
智能充電樁充電慢
充很久也充不滿
陳先生所在小區的電動車智能充電說明
“我們小區前一陣子改造將停車場內原本的充電插座統一改為了智能充電樁,分為掃碼和投幣兩個類型。我經常用掃碼充電的那種,它有一個是按信用積分先充電后扣款模式,每次充了很久提示我充電已完成,我都感覺電量沒充滿,看著滿格的電量跑上路一加速就掉,這要換成用普通電源插座充電的話充那么久早就充滿了。”家住福州通湖路附近小區的網友陳先生告訴記者,張貼的充電說明上還寫著“若出現電池未充滿或者未達充電時間斷電提示時,應盡快檢查電池及機車線路”,可自己去電動車修理店檢查過并沒發現任何問題。
陳先生的小區內除了掃碼式充電樁外,也有投幣式充電樁
另一位家住南平西路附近小區的網友劉先生表示,自己這小區內用智能充電樁的人不算少,但大家普遍反映充電速度較慢,“雖說智能充電樁宣傳的是能避免過充過載、能延長電池壽命、預防事故發生,可每次充半天也充不滿,就感覺浪費錢和時間。”
劉先生所在小區的智能充電樁
體驗:
充電收費標準會根據電池功率大小調整
余額不足則自動斷電
“掃完二維碼后出現的就是這個微信小程序,它可以按支付分等級讓業主先充電后付款,之前界面上顯示的是‘充滿為止,封頂收費2元’,可每次充滿后都扣了我2.4元,也不知道是如何計費的?最近它界面又改版了,這次‘封頂2元’被刪掉了,還是沒有給我們明確的收費標準。”陳先生向記者展示了自己小區充電樁的充電繳費界面。
由于陳先生小區內的智能充電樁只限業主使用,記者體驗了劉先生所在小區的智能充電樁。在手機掃碼過后,充電繳費界面上顯示出1元~4元以及智能收費5個收費檔次,記者注意到其收費標準為“1元錢200分鐘(0~150W),根據電池功率大小費率可能會調整”,其中1元~4元的檔次均有說明不退費,而智能收費檔次則為預收8小時電費,充滿自動斷電,如有剩余金額則自動退費。
記者體驗智能充電樁,掃碼后出現的充電繳費界面
記者通過計算發現,按1元錢200分鐘來計算,8小時的電費僅為2.4元,但這只是以0~150W的收費標準來計算的充電時長,實際上電動車功率若超過150W則很可能達不到8小時充電時間就因余額不足自動斷電,而目前市面上較大型的電動車功率多數在220W以上。對于超過150W功率的收費標準,界面中并沒有明示。
生產商:
收費標準完全由商家自主設定
商家還能遠程操控充電樁斷電
記者以加盟充電樁為由聯系到該品牌充電樁的生產公司了解情況。“我們的充電樁肯定能將電動車充滿電,不可能充不滿。”該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般充到電動車電池的90%左右電量就算充滿電了,這是因為充電樁都設有閾值保護,為了延長電動車電池的使用壽命,超過90%就會自動斷電。每臺智能充電樁出廠都會經過檢測,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但充電樁如何使用則完全取決于購買者個人。購買者通常是小區業主,只要跟物業協商好后就能在自己的小區內安裝充電樁盈利,電費以公共用電的收費標準跟物業結算。
“我們的產品使用很方便,完全是通過手機來操作,操作系統分為商家端和用戶端。在商家端中可以查看管理設備、設置計費模式、統計取現等,其中計費模式一般分為按功率收費和統一時長收費兩種,這是完全開放給商家自主定價的。”工作人員介紹說,智能充電樁會自動分析接入的電動車功率并給予相應強度的電流,商家端可以設置每個功率檔位的收費標準。
關于充電速度快慢的問題,工作人員表示,比如給一臺功率大、電池容量也大的電動車充電,其速度肯定就比功率小、電池容量小的電動車要慢一點,收費也相對貴一些,同樣支付3元錢,大功率電動車就會充到斷電也沒充滿。此外,一個充電樁還允許分出多個接口來同時為多輛電動車進行充電,但如果處于滿載狀態,總功率不變的情況下每個接口的輸出功率會受到限制,就會影響電動車的充電速度,少部分大功率的電動車此時甚至無法充電。
記者還了解到,用戶端在充電前并不能看到商家端設置的每一檔詳細收費標準,在充電完成后才能查詢到具體充電時長,以此推算出收費標準。“充電樁即使在低電壓環境下也能運行,用戶也能使用充電,只是這樣充電速度肯定較慢。另外,商家端還能遠程操控充電樁脫機斷電,即便有用戶正在使用,也能強制斷開。”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