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一大早,黃坑鎮三峽村竹農賴磷煌上山了。他到山上砍毛竹,盡快完成鎮里竹筷廠的兩百根竹子訂單。
今年55歲的賴磷煌承包了村里一片林地已經26年,他在山腳下蓋了間簡陋的屋子,一年三分之二的時間都住在山上,守著這些竹子。“我們一家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靠毛竹,我承包了這片毛竹山,毛竹砍下來主要是生產筷子,我兒子也在竹筷廠里做機修,靠著這片毛竹山,我們家里蓋了新房,各種新家電都也配齊了,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賴磷煌對這片竹林有著很深的感情。
黃坑鎮共有近百家竹筷生產加工企業,年加工毛竹上百萬根、生產竹筷約5億雙,產值過億元,全鎮竹筷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25%,每年有1.6億雙筷子出口日本、韓國和東南亞。
面對國內巨大的竹筷消費市場,又承接來自海外的大額訂單,電力穩定支持,機械大量參與生產,有助于竹筷加工企業規模化發展。
春暉竹筷廠是黃坑鎮最早生產竹筷的企業之一,也是當地最大的竹筷出口企業。“我們從上世紀90年代生產加工竹筷,起先全部是用人工的,從2000年開始直接用機械化代替人工,這樣產量增高,品質也上去了。”春暉竹筷廠廠長王向陽說。
竹筷產業由傳統手工的破竹、劈竹、削竹,引進機械發展后,在機器前端把竹條伸進去,到末端就變成一根根筷子,最后的熱印花、激光刻字都由機械配合電腦完成。機械的使用極大提高企業的效率,穩定的電力支撐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條件。
“整個黃坑鎮的供電量,竹筷生產所占比例是非常大的。現的黃坑鎮有20多家上規模的竹筷廠,因為產品不斷升級,質量和產量都得到極大提升,相應的我們供電服務也要做到位。”建陽黃坑鎮供電所外勤班班長梁懿說。
“年初復工后,供電部門及時將減免電費的信息告知我們,電費減免措施不光來得及時,而且持續時間一整年,降低了企業用電成本,極大緩解了我們的經營壓力,對國家電網推出的電費減免政策,我們表示衷心感謝。”王向陽說。
據悉,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后,建陽供電公司黃坑供電所組織人員對100多家竹筷企業的線路和用電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在用電高峰時段,供電所還成立搶修隊伍,隨時應對因負荷過大造成的設備開關跳閘等現象,及時跟蹤用電需求。